蜀汉失荆州再认识[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汉失荆州再认识[精选]

蜀汉失荆州再认识 内容摘要 建安二十四年,东吴孙权遣吕蒙、陆逊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受重创。这是汉魏之际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转折,致使诸葛亮《隆中对》规划的“跨有荆、益”,分兵北上,统一天下的战略宏图化为泡影,“天下之终归于曹氏”[1 ]。对此,历代史家评论颇多,然题中仍不乏剩义。例如,关羽与同僚、部属关系如何,最终怎么会众叛亲离?关羽走麦城时,蜀中为何作壁上观,无一卒前往营救?深究之,蜀汉失荆州的原因颇为复杂,它是蜀汉政权在军事、外交、用人等一系列问题上措置失当,以及内部矛盾激化而造成的。其中既有关羽的责任,亦有刘备、诸葛亮的失策。 关键词 蜀汉失荆州 关羽与部属关系 蜀中不发救兵 责任 失策 作者 朱子彦,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44) 基本项目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第五期)“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j50106) 关羽与部属的关系 对于关羽的“临沮之败”,史家措意,偏重于外部因素,亦即东吴吕蒙偷袭江陵而致。而对于关羽集团内部矛盾的分析则稍显不足。关羽守荆期间,不仅同吴人关系不断恶化,且与部属关系亦十分紧张。兹据史论述之: 关羽所据的荆州虽有三郡(南郡、零陵、武陵),但根本重地是两座城池,即江陵与公安。江陵是南郡的治所,关羽及其部将的眷属都住在这里;公安原名为油江口,乃是赤壁之战后,刘备从周瑜手中获得的。“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2 ]刘备任荆州牧时,公安成了荆州的治所。孙权袭取荆州,其主要的军事目标就是夺取这两座城池。《三国志·董昭传》载:“及关羽围曹仁于樊,孙权遣使(曹操)辞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军之围,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备。’……权军至,得其二城,羽乃破败。” 可见,江陵、公安的得失,事关荆州的安危,对关羽来说是万万不容有失的。 关羽北攻襄樊,留守江陵与公安的是糜芳和傅士仁。然而,关羽同这二员承担守御大本营重任将领的关系颇为对立,并由此酿成糜芳、傅士仁叛变投敌,拱手献城于吕蒙的惨祸。《三国志·关羽传》载:“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三国志·吕蒙传》注引《吴录》、《吴书》的记载略有不同,但更为翔实。《吴录》说:“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吴书》说,傅士仁在公安据守,吕蒙令虞翻对他说以利害,虞翻曰:“吕虎威(蒙)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傅士仁得书,“流涕而降”。 然后,吕蒙带上傅士仁,兵至南郡,“南郡太守糜芳城守,蒙以仁示之,(芳)遂降”。可见,由于糜、傅二人的叛变,吕蒙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南郡。 其实,关羽北攻襄樊前,并不敢掉以轻心,他对荆州的守御还是作了精心安排。首先,“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吕)蒙图其后故也”[3 ]。其次,关羽在江陵、公安的沿江地带修筑了许多“屯候”——烽火台,一旦发现敌情,即可举火,施放狼烟。第三,关羽在镇守荆州期间,为防范吴军的进攻,大筑江陵、公安二城,将其建成内外套城,形成坚固的两道防线。而且江陵距樊城只有350里,当时轻骑一昼夜行300里,只需一天多即可赶回。所以,尽管吕蒙巧施计谋,“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但胡三省在此作注曰:“屯候虽被收缚,使糜(芳)傅(士仁)无叛心,羽犹可得闻知也。”[4 ]可见,只要糜芳、傅士仁坚守城池,不投敌叛变,关羽迅速返师,与江陵、公安的守军前后夹击吴军,关羽与吕蒙孰胜孰负尚难逆料也。 那么,糜芳、傅士仁为何在关键时刻倒戈呢?除了吕蒙大军出其不意,兵临城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与羽有隙”、“素皆嫌羽轻己”。关羽既然瞧不起糜、傅二人,就不该把如此重要的后方基地托付给平素就被他轻视的两位将领。虽然糜芳是主公刘备的妻兄,傅士仁是刘备的同乡(士仁为广阳郡人,刘备是涿郡人,皆属于幽州),二人都有很深的政治背景,但作为全军主帅就应该有较为宽广的胸怀,要有容人的气度。刘邦灭楚,靠萧何主持关中;刘秀成功,靠寇恂主持河内;曹操统一北方,靠枣祗主持许县屯田。只有关羽的后方基地是建立在火山口上。刘邦在成皋、广武与项羽对峙其间,“数使使劳苦丞相”[5 ],为的是笼络萧何,以免他心怀反侧。关羽与曹仁在樊城相峙之时,令“芳、仁供给军资”,芳、仁“不悉相救”,即没有及时将“军资”运往前线,关羽就大发雷霆,宣称“还当治之”。这种做法不啻是使早与关羽“有隙”的糜、傅二人更加“怀惧不安”,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岂能阻止他们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