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习内容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习目标 知道南昌起义,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知道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和原因。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从而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学习重点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学习难点 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畏艰难曲折探索出来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学法提示 问题探究法、小组竞答法、合作探究周恩来贺龙叶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毛泽东在湖南红军战略1935年,1935年 lO月,方面军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革命的第一枪:南昌起义
历史回眸:材料一: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遭受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挫折。在反革命的白色恐怖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
材料三:诗二首:
一铁指轻扳第一枪,寒空响彻醒天狼。?人间骀荡纷纷扰,自此工农有武装。 二?一从霹雳响南昌,玉帝心惊背脊凉。 玉斧频挥削铁柱,黎民拭目待霞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二:?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巨响,震惊了正在探索革命道路的中国人。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转入到学习俄国的道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模式作为一种成功的经验,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共产党人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2、材料三的这首歌谣反映了红军战士什么情绪?
■中国革命的战略转移:红军长征
某旅游公司准备打“红色旅游”牌,以“重温长征路”为主题设计一条旅游路线,选择了金沙江畔、吴起镇、遵义、瑞金四处景点,假如你是一名旅游路线开发项目工程师,为这次红色旅游做了如下设计,请补充完整。
“重温长征路”设计方案
开发景点
依据
说明选择这些景点的依据(至少说出两处景点)
例如:遵义: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旅游路线
设计
请循着当年长征路线安排这五处景点旅游的先后顺序: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长征精神
感悟
让旅客结合这次“重温长征路”谈谈对长征精神的感受。
●找一找:通过围绕“中国革命的第一枪、摇篮、战略转移”问题的系列解剖和探究,还有哪些学习疑难?(生成性问题搜寻:譬如,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亮一亮:我有哪些解决同学疑难问题的妙招?(技能性自我展示)
三、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4分)
1、我们的军队诞生在白色恐怖血雨腥风之中,又经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洗礼,今天他们又坚守在祖国的边疆。人民军队诞生于:( )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八一”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其创建的重大意义是 ( )
A、确立了中国革命的奋斗目标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
C、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危险局面
3、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太平天国起义军从广西打到南京 B.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巧渡金沙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B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D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二)阅读探究(共6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暧,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欣赏毛泽东《七律·长征》,完成下列习题:
⑴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
⑵请写出这段行程的出发点和终点。(2分)
⑶诗中“大渡桥横铁索寒”发生在( )(1分)
赤水河 B、金沙江 C、泸定桥 D、草地
⑷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是指什么?(1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