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第二章合成氨.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工艺学第二章合成氨

《化工工艺学》第2章 合成氨2.1 概 述12.2 原料气的制取232.3 原料气的净化2.4 氨的合成4第2章合 成 氨 Synthesis of Ammonia“肥料工业之父”——李比希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view/66741.htm男爵,“有机化学之父”。发现了氮对于植物营养的重要性,也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少年时代的李比希对当时德国学校正规化、公式化一套的陈旧教育感到乏味,但却酷爱阅读化学书籍和动手做化学试验。大学期间中欧处于反动时期,李比希由于持有自由派的观点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而被通缉。他不得不离开波恩到了巴黎,在那里得到德国科学界泰斗/view/34592.htm洪堡的帮助和推荐到盖吕萨克的实验室工作。1824年完成了一系列/view/264481.htm雷酸化合物(雷酸银)的研究。此时韦勒正在研究氰化物(氰酸银)。这是化学家首次发现不同化合物具有同样的分子式,从此诞生了“同分异构体”这个名词。《化工工艺学》第2章 合成氨2.1 概述 (Preface)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氮(N2:78.03%),但是只有极少数农作物(豆科)能够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游离氮,大多数农作物只能吸收化合态氮来供给生长所需养分。固氮是化学化工研究中既古老又前沿的课题。非生物固氮 固氮Nitrogen fixation空气氮生物固氮 人工固氮 其中,人工固氮指通过化学方法,使单质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目前工业上最常用、也最经济的是哈伯法,即氮气(N2)与氢气(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铁)作用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NH3)。《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氨的性质和用途 ◆ 氨的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1,正常沸点239.65K(-33.5℃),临界温度405.55K(132.4℃),临界压力11.278MPa。易溶于水,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使人体粘膜迅速脱水,空气中含氨超过5%将使人窒息死亡。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15.5~28%。 ◆ 氨是生产尿素、硝酸铵等化学肥料的主要原料,使农业生产产量大大提高,为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 氨还是生产染料、炸药、医药、有机合成、塑料、合成纤维、石油化工等的重要原料。 ◆ 首例合成氨厂是1912年在德国建立的30t/d合成氨厂,目前合成氨厂的规模已达到1000~1500t/d。《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合成氨的基本过程用煤、原油、或天然气作原料,制备含氮、氢气的原料气。造气将原料气中的杂质如CO、CO2、S等脱除到ppm级(10-6)。净化净化后的合成气原料气必须经过压缩到15~30MPa、450℃左右压缩与合成《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焦炭或煤为原料合成氨《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2.2 原料气的制取(Production of Synthetic Gases) 合成氨的生产需要高纯氢气和氮气,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气态烃类转化过程,经济效益最高。 天然气主要成份为甲烷(CH4),还含有乙烷、丙烷及其它少量烯烃等,其中也有极少量的S等对催化剂有害的元素。一般以甲烷为代表来讨论气态烃类蒸汽转化的主要反应及其控制条件。《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甲烷制合成气化学反应主要反应高温、催化剂 主要副反应《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2.2.3 过程析碳处理 生成碳黑有以下几点不利:堵塞反应管道、增大压降、局部区域高温、损坏催化剂、增大反应阻力、反应管爆裂。 上述三个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在转化过程中是否有C析出,还取决于碳的沉积(正反应)速率和脱除(逆反应)速率。从C的沉积速率看,CO歧化反应生C速率最快;从C的脱除速率看,C与水蒸汽的反应速率最快,即C与水作用的反应速率比其正反应速率快10倍左右。 为控制积碳,主要通过增加水蒸汽用量以调整气体组成和选择适当的温度、压力来解决。 《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2.2.4 甲烷蒸气转化反应催化剂催化剂组成 中毒及防护 转化催化剂的有害成份为S、As、卤素等。转化反应前必须脱硫。通常反应温度在1000℃左右,所以硫、砷及卤素的含量要小于0.5ppm。 NiO为制备催化剂最主要活性成份。实际加速反应的活性成份是Ni,所以使用前必须进行还原反应,使氧化态NiO变成还原态Ni。《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元素周期表《化工工艺学》第1章 合成氨2.2.5 甲烷蒸汽转化的生产方式(1) 两段转化 工业中采用串联的两段转化工艺: 转化为可逆反应,温度越高,平衡转化率越高,从组成计算看出,1000℃以上CH4含量才小于0.5%,要求设备的耐高温性能。转化为强吸热的气固相催化反应,需要外部提供反应需要的热量,要求设备的传热性能。 全部采用高温转化,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太高。采用低温(7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