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鞘的养殖与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鞘的养殖与研究

海鞘的养殖与研究—初步方案 海鞘的生物特性及解剖学特点 1.海鞘(学名:Ascidiacea)是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海鞘纲的总称,全世界大概1250种海鞘。常见的海鞘有:玻璃海鞘、有柄海鞘、拟菊海鞘等。海鞘又称海中凤梨,因形状像凤梨而得称,中国山东省沿海一带俗称海奶子。海鞘身体呈现壶型或囊型,其体壁即为包藏器官的外套其体壁可分泌一种类似植物纤维素的被囊素身体顶部有两个相距不远的孔为分别为略高的出水口和略低的入水口。海鞘是以过滤浮游生物和有机物颗粒为生。一旦遇到刺激会通过收缩挤压身体里的水向外喷出,以达到退敌的目的。 海鞘属于雌雄同体,其繁殖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异体受精的繁殖方式。雌体排出卵子到水中,经过异体雄体排出精子受精后,发育为受精卵。受精卵孵化成幼体后能自由活动,一旦遇到附着物便会附着在上面,开始发育。幼体的尾部逐渐消失。其主要的脊索和神经索部分器官完全消失,只保留其中的一个神经节。然后逐渐发育成熟。还有一种是同体发芽繁殖方式,海鞘成体长出新的繁殖芽,脱落后附着到新的附着物上,重新成长为新的单独个体。所以有些人误认为是植物。1. 在现今的研究中海鞘有许多的医学价值,如海鞘所含有缩醛磷脂能有效的治 愈阿尔茨海默病而海鞘的共生菌甚至能治愈癌症。海鞘的可食用部分含多种氨基酸、矿物元素和脂肪酸对人体有相当大的益处。10~ 20 m 的海底,多固着在海底的岩磐、岩石砂砾或海藻类等固形物体上。栖息场所的水温范围约5~ 24 摄氏度 ,相对密度1.1025。解剖海鞘的胃可以发现,内含物有硅藻类、原生动物、软体动物的幼虫、枝角类或桡足类的残骸、有机碎屑等,由此可见真海鞘为杂食性。海鞘的繁殖期为11 月~ 翌年2 月, 水温约8~ 12摄氏度, 不同地区的繁殖期稍有差异。在繁殖季节, 生殖腺充满着精卵细胞, 卵巢呈深褐色, 精巢呈色。 2.卵裂为全裂、左右对称。在水温14~ 15摄氏度条件下, 经过35~ 40 h 孵化形成蝌蚪形幼虫。蝌蚪形幼虫在水中经历暂短的游泳生活之后, 变态形成附着幼虫, 附着幼虫后端生出根状突起, 以此附着在合适的物体上, 营固着生活。 五.海鞘的养殖 1.垂下延绳式养殖生产 2.苗种培育。半人工采苗是在繁殖季节, 将贝壳、麻绳以及合成树脂做成的绳索等作为采苗器, 投挂或铺放到真海鞘资源丰富的海区, 等待幼虫附着。全人工采苗是将海上健康的亲体采捕到室内,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采卵、孵化、幼虫培育、采苗, 直到固着幼虫到海上中间育成。 3.养殖场地的选择。养殖场地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 1) 冬季水温5 以摄氏度上, 夏季水温低于24摄氏度; ( 2) 水深15m 以上; ( 3) 淡水流入量少, 相对密度约1.1025;( 4) 潮流畅通, 受风浪影响小; ( 5) 周围没有污染源。 4.采苗器及采苗采苗器。应事先准备好, 充分浸泡除去有害物质、消毒后使用。很多材质均可做采苗器, 如红棕绳、旧网衣、聚乙烯绳等, 但采苗效果较好的是颜色偏深、表面粗糙的采苗器。目前多采用红棕绳,即将红棕绳缠绕在采苗架( 30 cm @ 40 cm) 上, 水平放入池底。采苗器的投放量约1000~ 2000 个/m3,采苗密度2~ 4 个/cm。幼虫沉降到池底后, 开始在附着基上附着, 此时不稳定, 很容易受水流冲击而大量脱落。随着时间的推移, 身体后部逐渐形成附着突起, 以此牢牢固着在附着基上。 5.幼虫培育。幼虫培育环境条件: 水温约10摄氏度 , 相对密度约1.1025, 照度5000 lx 以下。换水、充气、不投饵。孵化形成的蝌蚪形幼虫, 在水中营游泳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 尾部逐渐向头部萎缩, 同时幼虫向池底沉降, 此时应及时投放采苗器, 让幼虫顺利附着, 附着幼虫约0.137~ 0.147 mm。因此, 受精后4~ 5 d, 应随时观察幼虫的发育状况, 不失时机地投放采苗器。一旦确认浮游幼虫全部固着, 即可移到海上进行中间育成。浮游幼虫培育期间不需投饵。 六.对海鞘研究方向的思考 1.逆行变态。海鞘的生活史与进化史正好相反,这种现象称为逆行变态, 或退化性变态。变态的结果是, 脑只留下一个神经节, 脊索残留在尾部。这就是尾索动物的由来。海鞘的生活史也证明了它与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海鞘常常附着在岩石上, 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植物, 这是因为它的体表被一层无生命的含有纤维素的套膜所包裹,身体藏在被囊里面。这个套膜既可作为海鞘的保护装置, 又可使身体硬化, 维持身体形状, 这是在动物界中唯一在肌体外被类似植物纤维素包裹的动物, 因此,海鞘又被称为被囊动物。 2.进化地位。海鞘的生活史与进化史相反,按照系统发生和进化论来讲,胚胎发育过程及进化过程都应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的蛙类幼体蝌蚪在水中生活,随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