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所谓人道尚中
以刑教中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论语·子路》 “圣人之治”与“刑罚之中” 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型)也。 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 颛五刑必即天伦。行刑罚则轻无赦。刑,侀也;侀,成也。 ——《孔子家语·刑政》 疑罪从无;举证责任 ……疑狱则泛与众共之,疑则赦之,皆以小大之比成也 。 ——《孔子家语·刑政》 所谓“刑罚之中” 孔子曰:“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 孔子曰:“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发,则白冠厘缨,盘水加剑,造乎阙而自请罪,君不使有司执缚牵掣而加之也;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杀,曰:‘子大夫自取之耳,吾遇子有礼矣。’以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亦不失其罪者,教使然也。 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 ——《孔子家语·五刑解》 五、君子之道与“时中” 子曰:“素(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 中道在“人”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家语》:为政在于得人 ),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人生“时中”之道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论语·乡党》 凡事豫则立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 jia,绊倒),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与《老子》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老子》第63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老子》第64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礼记·大学》 善惊以远害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礼与“时中”之道 《国语·晋语六》 :“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 《礼记·学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儒家的“时中”哲学 《易·乾·爻辞》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传统上:“终日乾乾”,终日戒慎恐惧,自强不息。“夕惕若”,到了晚上,还是心怀忧惕,不敢有一点的松懈。这里是通常所说的有“忧患意识”。 实际上:“夕惕若厉”的“惕”,帛书《易傳》作沂,沂本作“析”。衣、析、惕,其义一也。本义为解除,引申有安闲休息义。 王弼:卦以藏时。乾九三爻辞强调的也是一个“时”字,要求君子要因时行止。 《淮南子·人间训》 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