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淀粉生产工艺.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 操作规程 编号: 版号: ? ?? ?? ?? ???编制日期? ?? ?? ?? ??? ? ?? ?? ?? ???审核日期? ?? ?? ?? ??? ? ?? ?? ?? ???批准日期 目? ? 录 一、? ? ? ? 清理工序 二、? ? ? ? 浸泡工序 三、? ? ? ? 玉米破碎与胚芽分离工序 四、? ? ? ? 精磨及纤维洗涤工序 五、? ? ? ? 淀粉与麸质分离工序 六、? ? ? ? 淀粉干燥工序 七、? ? ? ? 榨油工序 八、? ? ? ? 蛋白粉干燥工序 九、? ? ? ?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十、 附录: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流程图一、 清理工序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淀粉,必须对玉米原料进行清理,我们采用干法和湿法相结合的方法,使玉米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净化。 1、清理工艺指标及参数 1)清理筛工艺参数 ? ?分离小杂效率≥65% 分离大杂效率≥90% ? ?风选除杂率≥60% 筛孔不堵塞率≥80% ? ?大杂中含粮≤3% 吸风道风速6—8M/S ? ?碎玉米≤3% 小杂中含粮≤0.5% ? ?清理后玉米含杂≤0.3 % 2)去石机工艺参数 ? ?砂石去除率≥90%  砖瓦、炉渣、泥块去除率≥60% ? ?除去砂石中含粮粒数≤100粒/Kg 3)去石旋流器工艺参数 ? ?石子去除率≥95%  石子中含粮粒数≤50粒/Kg 2、操作规程 1) 开机前应检查振动筛、提升机是否正常; 2) 漂浮槽放入工艺水并确定流量; 3) 然后开机均匀下料。 3、注意事项 1) 在运转中应及时清理去除物,以免发生堵塞现象; 2) 避免送料系统缺水。 二、 浸泡工序 为了使玉米适合淀粉生产加工的需要,必须通过浸泡软化玉米,降低籽粒机械强度,分散玉米胚体内的蛋白质网削弱保持淀粉的联结健,浸出玉米可溶性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和清洗玉米,以达到加工顺利进行的目的。 1、 浸泡工艺指标及参数 1) H2SO3浓度0.25—0.35% 2)一般玉米浸泡温度50±2℃ 3) 干燥霉变玉米浸泡温度50—55℃ 4)稀玉米浆浓度≥2.5Bé,SO2<0.03% 5)浸后玉米酸度≤70ml (0.1N.NaOH溶液滴定100克玉米干物) 6)浸泡时间48—72小时 7)浸后玉米水份42—45% 8)浸后玉米可溶物2—3% 9)浸玉米用手指挤开,手感较软。 2、 操作规程 1) 浸泡罐上完料后,距罐顶部1.2米导入浸泡液,并高出玉米面20公分以上,开始单罐循环,升温50±2℃保温。 2) 浸泡用H2SO3 调整到SO2含量0.25—0.35待用。 3) 采用全封闭逆流浸泡,料罐程序如下: 第一天:08∶00  1号罐投料? ???加新酸 20∶00  2号罐投料 加新酸 第二天:08∶00  3号罐投料? ???加新酸 20∶00  4号罐投料? ???加新酸 第三天:08∶00  5号罐投料 5号←1号←新酸 20∶00  6号罐投料 6号←2号←新酸 第四天:08∶00  7号罐投料 7←6←5←4←3←2←1 1号出料 7号排浆??新酸 20∶00  8号罐投料 8←7←6←5←4←3←2 2号出料 8号排浆??新酸 第五天:08∶00  9号罐投料 1←8←7←6←5←4←3 3号出料 1号排浆??新酸 20∶00  2号罐投料 2←1←8←7←6←5←4 4号出料 2号排浆??新酸 第六天:08∶00  3号罐投料 3←2←1←8←7←6←5 5号出料 3号排浆??新酸 20∶00  4号罐投料 4←3←2←1←8←7←6 6号出料 4号排浆??新酸 3、 注意事项 1) 过于干燥或病变、霉变的玉米浸泡温度为50—55℃温度过低浸泡效率降低,杂菌易生长繁殖;温度过高(如超过55℃)就会抑制乳酸菌的繁殖;超过65℃,淀粉糊化、蛋白变性,造成分离困难。严重影响收率和质量,造成生产事故,应杜绝这类现象发生。 2) 质量正常的玉米只需浸泡50小时左右,硬质玉米需要较长的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否则蛋白质网分散程度差,淀粉与蛋白分离困难,也影响淀粉收率。储存时间久的玉米较新玉米难浸泡。 3) SO2对蛋白质网的分离作用,主要是由于其还原性;其次是酸性,其分散作用随SO2浓度的增高而增强,SO2浓度≤0.1%时,不能产生足够的分散作用,SO2浓度在0.35%以上时,能抑制乳酸菌发酵,使玉米颗粒不能很好软化。 4) 玉米浸泡过程不仅是物理的扩散过程,更重要的是乳酸发酵过程,乳酸菌繁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浸泡后玉米的加工性能,但也应避免乳酸菌过度繁殖。 三、 玉米破碎与胚芽分离工序 玉米通过浸泡后具有较高的弹性,胚芽、胚乳和表皮之间的联结减弱,经过破碎,将胚芽分出,为下工序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