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降水井施工专项方案2015724(已修改)..doc

顶管降水井施工专项方案2015724(已修改)..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顶管降水井施工专项方案2015724(已修改).

新川创新科技园市政基础配套设施-B线道路及附属工程二标段 顶管降水施工 专项方案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川创新科技园市政基础配套设施 B线道路及附属工程二标项目经理部 2015年6月26日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单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单 表格编号 1315 项目名称:新川创新科技园市政基础配套设施-B线道路及附属工程项目II标段 报 审 意 见 本工程依据相关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已编制完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新川创新科技园市政基础配套设施-B线道路及附属工程项目II标段顶管降水施工专项方案),请予以审查! 单 位: 编制人: 日 期: 年 月 日 单 位: 审核人: 日 期: 年 月 日 公 司 审 批 意 见 单 位: 审核人: 日 期: 年 月 日 单 位: 审核人: 日 期: 年 月 日 单 位: 审核人: 日 期: 年 月 日 单 位: 审批人: 日 期: 年 月 日 单 位: 审批人: 日 期: 年 月 日 注:施工组织设计在报审意见中审核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签署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介 1 1.2、工程地质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4 第三章 施工安排 4 (一)、工程施工目标 4 (二)、工程管理机构、岗位职责 6 (三)、降水井施工顺序 11 (四)、资源配置计划 12 第四章 施工准备 12 (一)技术准备 12 (二)现场准备 13 第五章 降水井施工方案 13 (一)、需降水范围内地质情况 13 (二)降水方案 13 (三)降水井布置 14 (四)技术要求 14 (五)主要施工方法 14 (六)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17 第六章 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20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21 第八章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3 第九章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5 第十章 降水井设计计算书 26 第十一章 附表、附图 30 附表一、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30 附表二、劳动力进场计划 30 附图一、降水井平面布置图布置图 31 附图二、降水井结构大样图 32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污水管道顶管长525.77m,管径为DN1200,支管长42m,多层跌落污水检查井6座,Φ1000污水检查井6座、多层直线井2座。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管道埋设基底标高在473.436~472.920m之间。工作井深分别为15+34(9.588m)、15+94.45(10.08m)、16+80(7.792m)、17+43.51(8.991)、18+08.459(12.68m)、18+80(19.26)、 19+60(11.82m);接收井深分别为15+00(9.04m)、15+64.2(9.15m)、16+37.2(9.804m)、17+11.7(7.76m)、19+20(15.96m)、20+20(11.56m)。 1.2、工程地质 (1)、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道路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一级阶地。上覆土层主要为填筑土、粉质粘土、粉土,下伏砂卵石土。该区以路基为主,两侧有雨污水管道分布,局部两侧或一侧将形成深约2~4m的土质、岩质基坑,路基局部地段填方约1~3m。 本工程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填筑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及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砂岩等组成现对各地层特征描述如下: 填筑土(Q4ml):杂色、灰色、灰黄色,松散,稍湿,表层以建筑垃圾为主,好少许粘性土。零星分布在拆迁民房范围内;底层以粉土为主,局部夹植物根系。零星分布在既有公路两侧,工程性质较差,未经处理不宜利用。 粉质粘土(Q4al):灰色、褐黄色,可塑局部软塑, 光泽较差,干强度较高,含少量铁锰质及钙质结核,层理与裂隙不发育,该层在场地分布较广,由于钻孔间距较大,存在软塑分布区域较大。 粉土(Q4al):浅灰~灰褐色,稍密。主要由云母片和侵染颗粒组成,结构较均匀,该层在场地普遍分 淤泥(Q4al):灰褐色,软塑,主要由粘性土及粉土组成,含有大量的植物腐殖质;该层分布于鱼塘及农田等; 细砂(Q4al):褐黄色~黄色,松散,很湿~饱和,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粘粒含量较大,局部分布。 中砂(Q4al+pl):浅灰~灰褐色,湿,松散,主要由长石、石英颗粒组成,含云母片,主要为卵石土中的夹层。 卵石土(Q4al+pl):浅灰~黄灰色,湿~饱和,卵石成分主要为火成岩,呈圆形~亚圆形

文档评论(0)

sd7f8dg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