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生产过程防尘防毒技术规程(10页).docVIP

电子工业生产过程防尘防毒技术规程(10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子工业生产过程防尘防毒技术规程(10页)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1 5 选址与布局 2 6 工艺过程 2 7 工程防护措施 4 8 个人防护措施 5 9 管理措施 5 10 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5 11 职业健康监护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家具制造企业主要工序职业危害因素 7 前 言 为有效控制家具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毒物危害,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更好地保护家具制造企业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做好防尘防毒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中:3、4.2.4、4.2.8、4.3.1、5.2.1、5.3、6、7、8、9、10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彤、贾秋霞、胡玢、王培怡、王嫒、吕琳、刘艳、陆江、黄燕娣、代宝乾、张志航、吴芳谷、李东明、孙晶晶、靳大力、王栋、朱佐刚。 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防尘防毒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本标准适用于、生产、。2 规范性引用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3733有毒作业采样规范 GB 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T 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 1791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公共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95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GBZ/T 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AQ/T 9002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家具制造业 furniture industry 指用木材、金属、塑料、竹、藤等材料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储藏、间隔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餐馆、医院、剧场、公园、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家具的制造。 4 基本要求 4.1 家具制造企业防尘防毒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可控综合治理的原则尘毒危害以无毒代替有毒、以低毒代替高毒,并对尘毒危害进行综合治理。防尘防毒尘毒尘毒危害防尘防毒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引进项目符合防尘防毒的规定。凡从国外引进成套技术和设备,应同时引进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设备。GBZ1中第5.1节的要求。GB2894、GBZ158选址1 选址2 布局 5.2.1 厂布局应减少粉状物料的运输距离中转次数,避免不合理的交叉和运输.2.2 产生尘毒危害的生产区宜集中布置在厂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条件良好。生产区内应布置避免尘毒交叉污染。.2.5 产生尘毒危害的工序或工作区(间)若在同一建筑物内,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最大频率风向下风的外墙,应与其他工序或工作区(间)可靠地隔。应尽量缩短在室内过的距离建筑厂房结构应防尘防毒的要求有利于清除积尘。粉尘污染严重的厂房,留有真空清扫机具行走的通道。车间内控制操作室应密闭防尘。无控制室但有岗位的尘场所,应设密闭防尘的值班室有条件的可在上述场所空气调节装置。存与运输a)c)储存液态有毒物质的场所应设置围堰或导流槽(沟),围堰的容积应不小于最大单罐地上部分储量。从围堰或导流槽(沟)引出的排水(排污)管(沟)应汇集到专用的污水池。相互抵触的液态物质储存容器应分别设置围堰或导流槽(沟)、排水(排污)管(沟)、污水池,并有可靠措施避免同时发生泄漏时散发出的气态物质发生反应。 d)存放粉粒状或毒性材料的容器,应具有良好密闭性和耐蚀性。 e)在喷涂区内不应存放超过当班所需的涂料量,涂料不得与稀释剂存放在一起。 f)输送、储存、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宜采用袋式除尘器净化。 g)挥发性有毒溶剂宜用管道输送。 h)粉料输送和搬运应避免散落,造成二次扬尘。 i)盛放易挥发物料的容器密闭。在开启使用后,应密闭。工艺与设备(MSDS)等宜采取隔离、遥控操作密闭装置的结构应牢固、严密,并便于操作、检修。密闭罩上的观察窗、操作孔和检修门应开关灵活并,其位置应躲开气流正压较高的部位。密闭罩的吸风口应避免正对物料飞溅区,应保持罩内产生负压。 操作0.1~0.2MPa的泵压,稀料桶应加盖,减少挥发,剩余的油漆和稀料应加盖密封后在指定地点存放。 6.3.3 操作配备有除尘装置的机器设备,在作业开始时,先启动除尘装置后启动主机;作业结束时,先关闭主机、后关闭除尘装置。除尘器在日常使用过

文档评论(0)

heti945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