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2《滑轮及其应用》PPT课件1讲解
第九章 机械与人 第二节 滑轮的应用 生活中的滑轮 一.滑轮: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小组合作:采用绳和一个滑轮提升将货物提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请用钩码替代重物来模拟. 动手尝试 ???????????? 你是这么做的吗?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又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叫定滑轮。 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叫动滑轮。 实验:研究使用定滑轮或动滑轮提升物体时,分别在用力大小、方向以及移动距离方面的特点. 在铁架台的竖杆上缠上白纸条,纸上等距离的画上四、五条红线,这样砝码升高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可以直接从中找出倍数关系或读出格数,研究滑轮组时也同样.钩码尽可能大些,滑轮质量尽可能小些.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s=h,F=G.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一倍的距离,不改变力的方向.S=2h,F=G/2. 定滑轮的实质 F1 F2 O L1=L2 F2 F1 O L1=L2 L1 L2 L1 L2 定滑轮 l1 l2 .0 1:定滑轮实际上就是等臂杠杆。 A:支点在轴心O处。 B: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2:不计摩擦时,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F=G) 3: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 力 F G 方向 F F 动滑轮的实质 F1 F2 O O · L1 L2 L1 =2L2 F1 = F2 /2 F G 动滑轮 l2 l1 A:支点在边缘O处 B: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2倍。 动力F为阻力G的 倍 1 2 1 2 F= G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2:在上述情况下,动力是阻力的 1 2 1 2 F= G 即 3: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的移动方向相同。 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___。 省力 方向 O . 思考:定滑轮的优点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动滑轮的优点是可以省一半力,。如果即要省力又要能改变拉力的方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滑轮组定义 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器械. 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G G G G F3=? F4=? G G F5=? F6=? G G G G G G F1=1/2G总 F2=1/3G总 F3=1/3G总 F4=1/4G总 F5=1/4G总 F6=1/5G总 n=2 n=3 n=3 n=4 n=4 n=5 当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提起物体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n分之一,即 F=1/nG 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偶定) 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奇动) 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动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动力(或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就是重物升高的距离h的几倍.即F=G/n,s=nh.n为绳子的段数,省了力就要多移动距离. 若动滑轮重不可忽略,上述力的关系式应写成F=(G物+G动)/n. 课堂练习: G 一组滑轮组,要想省3/4 的力,应该如何绕线? 分析:省3/4的力就是 F=1/4G 既 n=4 绳子端点在定滑轮上 G 根据要求,画出下列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用1/2G的力提起重物 用1/3G的力提起重物 偶定奇动 1、定义:由若干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 而成的。 2、特点:即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拉力F与重物G之间的关系: F=1/nG 4、S手与S物之间的关系: S手= n S物 5、滑轮组绳子绕法:偶定奇动 小结: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F F F G G G 实验结果: 1 2 F= G 1 3 F= G 1 2 F= G 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n=2 n=2 n=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沥青砼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讲解.doc
- 沥青砼路面面层施工技术交底讲解.doc
-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讲解.doc
- 沪教版2010学年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讲解.doc
- 沧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控制性详规讲解.doc
- 沪教版《表哥驾到》公开课ppt课件(16页)讲解.ppt
- 沪教版《你一定会听见的》课件讲解.ppt
-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山居秋暝讲解.ppt
-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讲解.doc
- 沪科版1.3探究动能变化和做功的关系讲解.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