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集注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其心志”的“心志”可以解为古代的“心意”,即今天的“心情”,“苦其心志”即“苦其心情”,就是“使他的心情痛苦”。但是,今天的人解释古人文章的词语,自然应该用今天的词语,不能用古代的词语来解释古代的词语。所以,无论如何“苦其心志”的“心志”不能解释“心意”。
志:①意念;心情。《说文·心部》:“志,意也。”《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 杜预注:为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使不过节。身体,全身之总称。(《辞源》)
肤:①皮肤:切~之痛|体无完~。(《现代汉语词典》)
按:“体肤”并非就是“身体”,而是“身体的肌肤”。“饿”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挨饿”、“使……遭受饥饿”;“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的肌肤遭受饥饿”,亦即“使他的肌肤被饿瘦”。李炳英《孟子选注》:“饿其体肤:饥饿其身体,表现为肌肤瘦瘠。”
8.空乏kōngfá:形①穷困。②空洞乏味:内容~。(《现代汉语词典》)
空乏kòngfá:穷困缺乏。《孟子·告子上》:“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古代汉语词典》)
空:3. kòng⑩空乏,贫穷。《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论衡·祸虚》:“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卒夭死。”(《古代汉语词典》)
按:“空乏其身”的“空”字,今天读kōng,但古代读kòng。可按《现代汉语词典》读作kōng。
9.身:①人或动物的躯干。屈原《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引身体。《荀子·非相》:“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②自身,自己。《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又亲自。《韩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王力《古代汉语》:“空乏,资财缺乏,使动用法。‘空乏其身‘就是使他身受贫穷之苦。”《现代汉语词典》:“身受:动亲身受到:感同~|~其害。”这样,《古代汉语》就相当于解“空乏其身”的“身”为“亲身”。“其身”与“其心志”、“其筋骨”、“其体肤”照应,故“身”只能是代词或名词,不可能是副词“亲身”、“亲自”。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穷困他的身子……”这是解“身”为“身子”,即“身体”,名词。“空乏”是“使……遭受穷困之苦”,而“使他的身体遭受穷困之苦”讲不通。
史次耘《孟子今注今译》:“穷乏他的本身……”这是解“身”为“本身”,即“自身”、“自己”,代词。“使他自身遭受穷困之苦”讲得通。
按:“身”字当解为“自身”、“自己”。赵岐注以“使其身乏资绝粮”解释“空乏其身”,正是作如此解。
10.行:④做。《荀子·大略》:“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又执行,实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又行动。《晋书·谢安传》:“晋祚存亡,在此一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行:⑦经历。《管子·问》:“城粟军粮,其可以行几何年也。”⑨做,实施。《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老子·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行动,作为。《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论语·述而》:“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古代汉语词典》)
初中课本:“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这个注释显然丢掉了“行”字。
金良年《孟子译注》:“一有行动就阻挠扰乱他们的行为……”这等于将此句读为“行,则拂乱其所为”,而且将“行”视为名词或用作动词。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这是意译,似乎是将“其所为”读为“其所以为”。“行”是名词,作主语;“拂乱”是谓语动词;“其所为”(其所以为)是“拂乱”的宾语。“其所以为”即“他做事的目的”。直译即“(他的每一)行为(总是)违背他做事的目的”。
李炳英《孟子选注》:“行:经历。拂:反逆。所为:心所欲为。……其所经历总是矛盾、冲突,违反他的心愿,打乱他的计划。”
11.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从辞例来看,‘行拂乱其所为’颇不顺妥,且显得费解。此段文字似当读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如此一来,前三个短句为一组,后两个短句为一组,形成匀称的节奏,在语势上也显得畅达了。……从赵注和焦循的解释来看,‘行拂乱其所为’的‘行’字没有着落,这是不能令人满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