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氏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86例疗效观察.docVIP

靳氏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86例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靳氏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86例疗效观察

靳氏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86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靳氏肩三针针刺为主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8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靳氏肩三针(肩、肩前、后各约2寸)为主,再根据疼痛部位随症配穴,留针时运用电针(疏密波),并配合推拿,每日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痊愈75例,占87.2%;显效8例,占9.3%;好转3例,占3.5%;总有效率100%。结论 靳氏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肩周炎;肩三针;推拿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筋腱发生损伤性、退行性病变引起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在中晚期往往有肩关节软组织粘连现象,活动功能明显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笔者自1999年来在临床上应用靳氏肩三针结合推拿疗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8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54例,女32例;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36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20天。   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多于男,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被痛醒,但较少肿胀;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则肩臂肌肉萎缩。查体:肩峰下广泛压痛,肩关节外展上举、外旋、后伸、后背上抬动作受限,不能做脱衣、梳头、洗脸等动作。(3)有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外伤史。(4)X线摄片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   患者取坐位,先用28号1.5寸毫针针刺靳氏肩三针(肩、肩前、后各约2寸)相应穴位,针以泻法为主。先针肩穴,针刺前先用拇指重按此穴,使患者肩部有明显的酸、麻、胀、痛感,局部常规消毒后,将毫针向肩关节方向刺入,以肩关节周围或向下有麻胀感为度;余两穴针刺方法相同。再根据症状配穴,肩内侧痛配尺泽、曲泽;肩前侧痛配手三里、足三里,肩外侧痛配外关、阳陵泉;肩后侧痛配后溪、天宗;肩臂肌肉萎缩配血海、三阴交。诸穴留针30min,留针时肩三针及局部穴位运用电针(疏密波)。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5天。   2.2 穴位注射   患者取坐位,医者先采用、按、揉等手法放松肩部肌肉,主要放松肩关节周围及三角肌,约3~5min。然后对肩井、肩、肩、曲池、手三里、合谷、天宗等穴进行点按,以酸胀为度,每穴约1min。再用弹拨法针对粘连点,进行弹拨,弹拨后轻轻按摩肌肉,以缓解疼痛。接着医者立于患者侧后方,采用前弓后箭步,双手紧紧夹持住肩关节,用运肩法前后运动肩关节。运用摇肩法活动肩关节数圈,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对肩周炎后期粘连较重者使用扳法:(1)上方扳法:医者站于患者侧前方,双手握住患者前臂远端,缓缓向上拔起;(2)内侧扳法:医者站于患者后方,患肢搭另一肩,医者固定其搭肩手,一手托其肘部,用力向上推之;(3)外侧扳法:医者站于患者后方,以右侧为例,左手肘点压其肩井穴,右手握患者二、三、四指,将患肢向上抬起的同时,左肘用力下压;(4)后伸扳法:以右侧为例,医者立于患者左侧方,将患肢背伸,右手拉患者右手,向左牵拉的同时,并上抬旋转患肩,左手托其左肩,以防患者由于疼痛发生摔伤。最后用抖搓手法,结束治疗。在针刺结束后施行,疗程同针刺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显效:肩部疼痛消失,但劳累或气候变化时仍有酸沉感,会自动消失,除后伸摸脊仅能达第10胸椎外,其他功能均已恢复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86例患者经治疗1~3个疗程后,痊愈75例,占87.2%;显效8例,占9.3%;好转3例,占3.5%;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52岁,工人。初诊时间2001年5月29日。主诉:右肩臂疼痛3年余。患者于3年前即感右肩部疼痛,并向前臂放射,昼轻夜重,曾经西医抗风湿治疗,其效不显,近来病情加重,故前来我门诊就诊。查:右肩关节前上压痛明显,被动内旋,外旋时,肩部剧痛难忍,患臂上举<90°,不能梳头,外展<60°,后伸不能摸及骶部,系裤带困难。诊断:左肩周炎。按上法给予治疗,1次后肩痛明显缓解,3次后手能高举过头,摸到对侧耳垂,可顺利完成系裤带动作。继针3次,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5 讨论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多见于45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 。肩周炎是发生于肩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