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保护研究进展课一.
“植物保护学研究进展”(进展+专题)
害虫防治进展
一、害虫防治的历史(复习)
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信仰和哲学观念的改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害虫防治观念和策略。人类对害虫的认识水平及其防治思想及方法也是一个从原始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此过程总体上可分为3个时期:
1、早期的害虫防治时期(从农业生态系统的创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对自然的认识以及科技的落后:控制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尽管当时也已发现了不少防治害虫生物的矿物、植物、天敌、农业措施及人工机械技术,没有完整的害虫防治体系。(参考:在此期间,虽然害虫防治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人类对自然灾害常表现出无能为力,认为是天灾,是上天对人类劣迹的惩罚,检点自身,以求宽恕是当时的普遍意识。因此,“修德减灾”可以说是当时的主导防治策略)。
在具体的方法上:在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人(Sumerians)就使用硫化物防治昆虫和螨类。大约一千年以后中国人开发了植物性杀虫剂保护植物种子,并用烟熏法熏杀侵入植株的昆虫。在公元前几百年,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有效的害虫防治技术,他们开发天敌、调整作物栽培时期,以控制害虫的密度。到了公元前300年,中国人已在柑桔园建立了食虫蚂蚁种群,以防治毛虫和打蠹甲。十九世纪后半叶及二十世纪初叶,是害虫防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在西方(如美国)随着公共农业试验站的出现,昆虫学者通过大量的尝试,力图揭示早年防治方法的基础。可能是由于大量实例的启示,以及缺乏其它有效措施的可供选择,他们很欣赏所谓的生境管理,即充分发挥生物控制和环境控制的效益。例如,美国农业部1932年提出的棉象鼻虫防治指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想法。应该说这一防治指南中已包含着生态学观点,已是综合防治的雏形。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早期的害虫防治时期(特点):此时期,人类对昆虫的认识和防治方法从落后原始、零散、逐步向深入和系统缓慢地发展;各种方法都在被研究和应用,但并没有在理论上加以提高,未能揭示出其规律性。防治效果不佳。
2、有机化学农药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发现了自身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和消灭害虫的可能性,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有机合成农药(威力巨大的杀虫剂问世了)的出现给人类提供了前所未的有力武器,如具有神奇防治效果的DDT等有机杀虫剂的出现,人类控制害虫的能力大大加强。
(在广阔的田野,杀虫剂常常更加有效,比起复杂而又费力的非化学防治方法来,其使用简单得多,见效快得多,便宜得多。诸如栽培防治、生物防治、抗虫性品种、生境管理等许多早期的防治技术,在杀虫剂面前,似乎相形见绌,注定要过时了)。
由于对害虫的复杂性及其防治的艰巨性认识不足,使人类产生了消灭害虫的强大自信心和强烈愿望,认为完全有能力而且应该彻底消灭害虫,从而形成了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彻底消灭害虫为主的防治对策。如中国1958年提出的植物保护方针就是“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虽然这一时期对农药的集中研究和过分依赖,削弱了对其他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利用,但却促进了化学防治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几乎完全依赖化学防治的集约化化学防治时代。
然而,就在对化学农药的一片赞扬声中,加拿大著名昆虫学家A. D. Pickett(1949)力排众议,尖锐地指出:“现在,我们虽能控制或防治任何一种害虫或害螨,但虫害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比过去更为尖锐,而且防治费用在不断上涨,将来的情况无法预测。”1962年Carson出版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以大量的事实和证据),使人们对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最终效果产生了种种疑窦。人们首先从检讨化学农药使用的利弊开始,逐渐认识到化学农药滥用所带来的问题。
害虫防治中片面依赖化学杀虫剂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问题:
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成为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农民的农业收入难以有效提高的关键因子;另外,农药的不科学使用的后果导致严重的人畜伤亡、“3致”:(致畸、致残、致癌)与 “3R”问题:抗性(Resistance)、主要害虫再猖獗(Resurgence)、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原因:抗性、天敌被杀伤)、残毒(Residue);以至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和农业生产与经济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
同时,由于各类害虫防治措施都有其不足之处,很难用某一类措施很好地实现害虫防治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害虫的防治策略问题。
资料: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农药产量为250万吨,杀虫剂占30%左右,总销售额为250亿美元。我国1993年农药产量为26.2万吨,占世界第二位,杀虫剂占77%,总销售额为88.93亿元人民币。这在防治害虫,保障农业增产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