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人和人之间是如何越来越亲密的?
(一院欧阳懿推荐,2016年11月3日)
推荐理由:人际关系问题一直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有着丰富的角色:我们既是父母的孩子,也是朋友的好友,更是学校里的学生,面对不同的关系,我们该如何培养出一段亲密关系?当然,知心好友不需要多,只要那么一两个能够互诉心肠的便足矣,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的人,我相信我们能够收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每个人都是生而孤独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身边的亲密关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该如何倾听,希望大家浏览后也能有所收获。
如果你跟我一样,在别人都只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就开始思考人生,那么可能跟我一样,有一个问题你应该思考了很久:“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或者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然也许寻找意义本身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但我还是很想要一个比它更能说服自己的答案。
不过我跟你一样,只是这个不断流动的生命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所以我既没有比你睿智,也没有比你更懂得,反而多年的经历让我渐渐明白:我真的不懂什么。
可是有一件事情我特别明白:这个世界上,我只能成为一种专家:我生命的专家。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也不可能有人比我陪伴自己的时间还多。于是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开始在20岁出头的年纪,去倾听我之间从来没有倾听过的内心的声音(inner voice)。
然后我听到一个声音告诉我:去跟这个世界建立最深刻的连接,并让它给你生命力。
后来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里,我参加了一个曼陀罗绘画小组。指导老师带领着我们画“自己的生命logo”。说起来很有趣,我在圆中(曼陀罗都是在圆里作画)画了一朵绽放的花朵,而这个花朵跟外面的一圈点连接在一起。当老师问道这个logo对自己的含义时,我脱口而出的,竟然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跟这个世界的连接(经常发现自己只有说出来了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可是要怎么连接呢?我也一度特别困惑。
但渐渐在正念训练(可以最简单粗暴的理解成一种完全参与自己生命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哲学),好像又有一个声音渐渐清晰:用爱跟这个世界建立连接。
当时我自己甚至都可以同时听到头脑中另一个讽刺的声音说:“Joy, 你要不要这么鸡汤啊?爱?”
然后就开始了我从2013年以来成为一个更有爱的人(be a loving person)的目标。
从2013年开始,我把成为一个更有爱的人正式的写在了一个厚厚的用梵高的画作为封面的绘本上。然后默默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我要修炼自己爱的能力。
但当时的我除了求助于智者以外,真的想不出更好的方式了。也许谈恋爱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有爱的人,但如果真的是恋爱就够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经历了多次恋爱之后仍然学不会去爱别人?也许伴侣和家长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更有爱,但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和伴侣在家庭中受到深深的伤害?
仅仅是进入到某种角色当中是不够的:进入到一个需要我们运用爱的能力的角色中,却没有爱的能力,就好像是跳入水中想去游泳,却不会任何的泳姿一样。爱,跟所有其他的能力一样,是需要学习和修炼的。
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比如Erich Fromm的“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 Barbara Fredrickson的Love 2.0,Gary Chapman的“爱的五种语言”(The five love languages),David Schnarch的Passionate Marriage(激情的婚姻),Nathaniel Branden的罗曼蒂克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 Sharon Salzberg的Loving-kindness(慈心禅)等等。
我慢慢发现爱真的像肌肉一样可以被练习,比如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去做慈心禅的冥想练习。但这些东西又好像远远不够,因为慈心禅是让我们的心保持开放的状态,做好准备去跟别人建立连接,而我仍旧不知道在真正的互动中,如何能够建立起我内心深处渴望的那种深刻的连接。
直到有一个天我意识到:真正的连接,从倾听开始。
从前的我真的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我时常打断别人的发言,在聆听有趣故事的时候常常兴奋的想插入自己的故事,聆听觉得“无聊”的故事时常常走神(甚至可以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走神),别人说话时时常想自己下一句该说什么,在心里默默评判(或者出声的评判)对方,还经常自鸣得意的给别人提一些自以为是的建议。
我们都好像在听,但却没有让一个字,跟我们的心连接在一起。
因为那些文字和故事是那么遥远,所以我们在自己世界的一头,遥望别人世界的另一头,然后感叹彼此不属于同在一个世界;反过来,对方也没有让我们的故事和他们的心连接起来,他们和我们,彼此原地不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