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罗斯托主导产业理论看待中国
以罗斯托主导产业理论看待中国经济Walt Whitman Rostow沃尔特·怀特曼·罗斯托美国经济史学家。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生于纽约。1938年获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文学硕士学位,1939年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从1940年开始,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任教授,讲授经济史、经济学与历史。先后担任过欧洲共同体执行秘书助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帮办、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顾问和主席、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等。/wiki/Walt_Whitman_Rostow产业结构理论 主导产业演化理论所谓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此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A.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及一批日本学者等。罗斯托提出了著名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主导产业演化理论主导产业有效吸收新技术 自身高增长率 具有扩散性 回顾影响旁侧影响前瞻影响/wiki/%E4%BA%A7%E4%B8%9A%E7%BB%93%E6%9E%84%E7%90%86%E8%AE%BA经济成长阶段理论(Rostows stages of growth)传统社会阶段Traditional Societies准备起飞阶段Pre-conditions for Take-off起飞阶段Take-off走向成熟阶段Drive to Maturity大众消费阶段Age of High Mass Consumption超越大众消费阶段Beyond Comsumption经济成长阶段论又称作“罗斯托模型”,是经济发展的历史模型。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在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阶段,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罗斯托对这一阶段的分析也最透彻,因此罗斯托的理论也被人们叫做起飞理论。主导产业综合体系作为“起飞”前提的主导产业体系替代进口货的消费制造业综合体系重型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汽车工业综合体系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系中国的主导产业食品工业有巨大的需求潜力。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安置大量劳动力就业。具有优越的出口创汇条件。 汽车工业需求量大,供不应求。技术进步快且有利于整体产业技术进步的协调与稳定。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强。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建筑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推动产业向高级化技术发展。与其它产业联系广泛。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具有打入国际市场的潜力。电子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体现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部门带动作用强。相对就业效果好。有实现进口替代能力和出口创汇潜力。中国经济发展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实行类似于苏联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被称作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实行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该体制的弊端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趋向严重。自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体制由旧有的不适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的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依然有某种程度上的主导作用,与日韩模式相似。在这种改革下,在农村实现了第二次土地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取代了农业合作社,工业企业中的企业领导层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独立核算的市场主体,允许私人经营服务业以及轻工业,并打开国门,大量引进外资。这种经济体制在1992年后被中国政府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大陆经济规模迅速扩大,GDP总量世界第二,人均GDP从1979年的275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4400美元,对外贸易规模世界第二,173种制造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居第一,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发动机,外汇储备超过30000亿美元,2006年经济竞争力排名世界第19。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体制的探索阶段 19781980年,恢复性增长周期。1976年负增长,1977年大幅恢复性增长,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1979年,1980年继续恢复性增长。1981-1991年,回落振荡周期。1989年出现投资、消费双膨胀。1989-1990年,因应政治抵制导致的外商直接投资暴跌,进入两年“治理整顿”。市场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大中控)DCS功能块使用手册.pdf VIP
- 2025年班组长综合管理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 VIP
- 专题01: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银龄教师聘用协议书 .pdf VIP
- 2025年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VIP
- 2025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方案 .docx VIP
- 2025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课文译文.pdf VIP
- 松下Panasonic MINAS A6系列通用型使用说明书 (综合篇) 中文.pdf
- 古典文献学第二章 文献的形成和流布.ppt VIP
-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