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民版选修二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单元测试.docVIP

高考历史人民版选修二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单元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人民版选修二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单元测试

1.(2015·青岛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美国重要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的介绍,在辛亥革命时期曾五次全文发表,在国内广为流传。1901年,中国留日学生创办《国民报》,创刊号刊发《美国独立檄文》。……1911年,由上海一些革命派学者创办的《民国报》创刊号,刊发了《美利坚民主国独立文》。 ——于沛《近代早期中国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材料二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一件叫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 (1)据材料一,概括《独立宣言》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特点。说明近代中国学术界广泛编译《独立宣言》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梁启超所理解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 (1)特点:短时间内多次被编译;编译的阶层主要是留学生和革命者。 意义:反对列强侵略和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宣传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促进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2)意义: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民族意识日益觉醒;推翻了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2015·昆明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伏尸二十九万,变法三次君权变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城市为墟。”“则莫若立行乾断,不待民之请求迫胁,而与民公之,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则路易十六必有泰山磐石之安,尧舜之誉,生死荣衰,国家长久。” ——摘编自《康有为政论集》 (1)据材料,指出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及其依据。 (2)指出康有为如此评价法国大革命的政治 答案 (1)态度:否定(或批判)。 依据:法国大革命暴力血腥,破坏力大;革命导致法国政局动荡;改良有利于巩固统治。 (2)意图:改良政治,劝光绪帝尽早实行君主立宪。 实现:不能。(只表明态度没分析不得分)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西方列强的干涉;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3.(2016·怀化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1907年《神州日报》漫画《过渡》。画面中一个穿着“革”的船夫,与穿着“宪”的船夫正争相划渡,问题是朝向正好相反。画中配诗曰:“日薄西山可奈何,保皇革命两蹉跎。那堪入夜风波恶,驶向沉舟侧畔过。” (1)漫画中的船夫、船分别象征着什么? (2)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船夫”在“争相划渡”中的共同主张和作用。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船夫身上的字体“革”和2)问,第一小问,根据革命派和保皇派的共同点来回答;第二小问,从两者对民主思想和中国革命的发展来作答。 答案 (1)“船夫”:分别代表革命派和保皇派,“船”象征着中国的前途。 (2)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 作用: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4.(2016·龙岩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大同书》里,认为女子之所以如此悲惨的境地,完全是由当时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在这种制度中,经济上完全实行私有制,政治上缺乏民主自由。……他认为“凡人皆天生,不论男女,有人皆有天与之体,即有自立之权,上隶于天,人尽平等,无形体之异也。”“禁人者,谓之夺人权,背天理矣。”……女子独立、男女平等的方案是为将来的大同社会设计的,现在“女学未成,人格未具,而妄引妇女独立之例以纵其背夫淫欲之情,是大乱之道也。夏葛冬裘,各有时宜,未至其时,不得谬援比例。” ——摘编自朱林《论康有为“大同书”中男女平等观》 材料二 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压迫妇女的不是男子,而是‘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他在《战后之妇女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妇女运动只有成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才能得到胜利。 ——摘编自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进步思想,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2)两则材料中,康有为、李大钊对于妇女地位“悲惨”原因的认识有何相似之处?他们对于改变妇女地位的主张又有何不同? 答案 (1)思想:封建制度是妇女地位悲惨的根源,主张天赋人权、男女平等。 用意: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主政治。 (2)相似:都认为是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 不同:康有为认为当时变革封建制度的时机不成熟,而主张改良;而李大钊认为妇女要解放,就要推翻社会的“经济构造”,从根本上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同时要与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相结合。 5.(2016·湖南雅礼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