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防治常识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防治常识
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来到直播间跟大家共同探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防治常识的相关问题。下面我先介绍一下食源性疾病的基本常识。
(一、基本概况)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以及其他相关疾病,例如:食源性变态反应、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等等。
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和世界各国造成了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比如说2004年4月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事件、今年8月麦当劳肯德基的供应商上海福喜的“过期肉”事件等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食品中的生物性污染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原因。致病性微生物是对消费者健康危害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食源性疾病,也就是食源性疾病的定义是什么?
食源性疾病,是一种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从粮食生产到消费直至我们的餐桌,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发生食品污染。
食源性疾病主要流行特征为:发病突然、病例集中,可呈散发或家庭多例感染,或在学校、幼托等集体用餐单位以集体性食物中毒形式表现。
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然而,此种疾病还可能有神经科、妇科、免疫系统等其他症状。食入受污染食品,也可能造成全身多器官衰竭,甚至引发癌症,从而造成极大的残疾和死亡负担 。)
(二、病原)
食源性疾病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动植物毒素、化学性污染等等。
下面我们分别讲讲这几类食源性疾病以及如何防治这些疾病。
1、肠道致病菌
约10种左右的肠道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素。感染后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常见的致病菌及其污染的食物为: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肉毒杆菌
(1)沙门氏菌(禽、畜肉):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家禽如鸡,鸭,鹅,家畜如猪,牛,羊,马等;野生动物如鼠类,兽类均可带菌,病人及无症状带菌者亦可作为传染源,经食物传播,比如禽肉、畜肉、鸡蛋等等食物,被食入后可以引起急性胃肠炎。多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一般38~39℃,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鼠伤寒沙门氏菌,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及兼有慢性疾病的成人,起病多急骤,有畏寒,发热,出汗及轻重不等的胃肠道症状。
曾有调查发现,在90份蛋清中,竟发现有31份有沙门氏菌。 此外,我们疾控中心实验室做腹泻症候群监测检验时,今年也从腹泻患者的便中检出2株沙门氏菌。因此可以看出,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是常见的。
案例一: 2014年7月福建圣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圣农美乐鸡块检出沙门氏菌。广州市质监局也在速冻鸡肉检出沙门氏菌。
案例二: 南昌市青山湖区某居民一家五口先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经调查与检验得出是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做菜的原料生熟未分开,生熟容器混用造成的。
案例三: 2013年6月东莞台资企业徐福记员工在食堂就餐后出现发冷、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共有100多名员工到医疗机构就诊,经调查和检验得出此次为一起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预防:沙门氏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60℃ 15min即死亡,烹饪过程要把菜做熟,盛放生熟的碗、盆要分开。我们广大市民在做菜的时候要把菜做的熟透,这样就能够把沙门氏菌杀死,避免引起沙门氏菌的食物中毒。
(2)副溶血性弧菌: 海产品,鱼蟹类和腌渍品,或肉类和素菜多因被海产品污染所致,污染食品在适当环境下放置一定时间,能使细菌大量繁殖,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恶心及发热,严重者有脱水和休克。本病腹泻量多,大便性状多样化有水样便、血便、粘液便等。一般均能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由于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产品中,因此它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夏季、沿海地区发生频率非常高。
案例一:2009年在生态园的一次婚宴,造成了50余人食物中毒,原因就是海水产品的烹调存储处理不得当。因此婚宴、升学宴等大型聚餐时,由于烹调不当或者存储不当可引起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
案例二:我们盘锦市疾控中心在腹泻症候群的检测过程中已经从62份腹泻便中检出10株致病菌,其中有5株是副溶血性弧菌,这说明了副溶血性弧菌在引起腹泻的致病菌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案例三:在我们盘锦,大家特别喜欢吃卤虾,卤螃蟹。在这里我要提醒广大市民,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菌,就是在盐浓度高的环境中仍然能够正常生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