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心理底层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是民族结构的重要标志。 什么是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的活动过程 知识 信息1 大脑 信息2 经验 思维(思考、思索过程) 推理 逻辑 思维—思惟 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思考过程。 思维方式是心理深层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 那些长久、稳定、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方式、对待事物的公认的观点,就是该民族的思维方式。 民族思维方式有极强的定向性,总是趋于一定的方向,使其自身在随机的动荡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有序状态。 中文、英文信封的地址差别 中文: 邮编:550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贵州省 贵阳市 花溪区 贵州财经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 2011级汉语言文学班 李涛先生收 英文: Zip code: 550025 Mr.Leetao 2011grade,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lass, School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uaxi district,Guiyang, Guizhou pr.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从张颖清的“全息生物”理论说起 一条蚯蚓被切成若干段,为什么每段都可再长成一条完整的蚯蚓? 是否每一小段蚯蚓中包含有一条完整蚯蚓的全部信息? 一个马铃薯块茎切成若干小块,每小块可长成一株完整的马铃薯植株,为什么? 为什么斑马、金钱豹、老虎等哺育动物,其前、后肢的各节肢和尾巴的斑纹与其身体的斑纹数目相同? 为什么树的叶子外形与全株外形相似? 梨的果实外形与梨树外形相似? 生物体的每个相对独立的局部,与整个生物体本身,有怎样的关系? 天问,数不清的天问。 张颖清发问,从中医,问到中医外;从动物,问到植物,问整个生命界。 一思二想三怀疑,张颖清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发现了“生物全息律”,一个中医界金字塔式的理论丰碑。 张颖清,1947年生,生物学家,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息生物学的创始人。 张颖清主要学术著作有《全息生物学》、《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生物全息诊疗法》、《新生物观》。 被译成英、德、日、俄、挪威、蒙古、塞尔维亚等文字。 1985年首先提出了哺乳动物的单体细胞具有发育成新个体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完全显现。 12年后,第一个克隆哺乳动物克隆羊多利的出现,证实了张颖清的这一理论。 在哺乳动物克隆领域,张颖清的理论具有理论优先权,在科学史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张颖清的生物全息论,是中医界整体观重大的理论创新。 全息一词,是泊来品,是借用全息摄影照片被破碎后,每一块碎片仍能完整显示被摄物全貌这一特性,人类发明了全息照相。 生物全息,就是基于以小窥大的中医整体观,嫁接全息照相的全息概念,来说明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为整体比例缩小这一全息现象。 张颖清教授,于1981年在《自然》杂志发表了成名之作《生物全息律》 每一生物体的每一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对独立的局部(又称全息元),包括整体的全部信息。 全息元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体的缩影。 人体上臂骨、前臂骨、五块掌骨和下肢的股骨、小腿骨等都是全息元,都是人体的一个缩影。 生物全息,开创了中国全息科学的新篇章。 是中国人在生命科学里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 一、取象比类—由形象走向抽象的思维 类比思维 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天、地、人、万物”之间的类比 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类比 观天象知人事。 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中衍生出来的,体现系统整体思维。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比兴手法 《诗经》的比、兴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比”是用他物打比方,其表述的标志是有“如”字。 “兴”是托事于物,其表述标志是举草木鸟兽以见意。 《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如何做合格的研究生导师.ppt VIP
- GB50084-2001(2005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ocx VIP
- 绿色“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节能环保树立垃圾分类新观念PPT模板课件.pptx VIP
- 铁路栅栏改移重点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
- ApacheCN 编程/大数据/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学习资源 2019.8.pdf VIP
- 精品解析:北京市八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大数据互联网科技PPT模板 .ppt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隐球菌性脑膜炎护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