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东进泰州纪念馆讲解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四军东进泰州纪念馆讲解词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纪念馆讲解词 第一部分 新四军向北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参观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纪念馆。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第一展厅。您首先看到的这尊陈毅青铜坐像高1.9米。重900公斤,是为纪念陈毅将军诞辰100周年由著名的雕塑家吴维山先生亲手雕塑而成。吴维山先生是我们东台籍人士,他是中国雕塑院的院长。首先请大家看第一部分:新四军向北发展。 一、新四军的成立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7月13日,毛泽东题词,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大背景下,同年10月新四军成立。我们来看这张新四军在初建时期的组织序列表。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这是新四军部分领导人在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的合影。左起为陈毅、项英、袁国平、李一氓、朱克靖、粟裕和叶挺。 二、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 抗战爆发后,苏中虽沦为敌后,但由于日军兵力不足,只能对扬州、南通及主要县城实行点线占领,广大农村仍然为国民党不同派系所控制。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其次是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记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李长江以及驻防姜堰的陈泰运部。我们来看这张1938年5月的苏北军事力量态势图。我军游击区根据地主要分布在洪泽湖一带,当时新四军仅2000余人;李明扬李长江部驻军泰州,指挥机关设在这里西山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拥军2万人;最大的顽固派势力韩德勤驻扎在东台一带,拥军7万余人,控制苏北大部分地区。下面请看身下的展柜,里面陈列的是韩德勤任江苏省代主席时的委任状,它是我们从江苏省档案馆复制的仿真件。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确认了“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1939年2月,周恩来受中央委托,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与新四军领导人共同确定了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 走到右边 这是新四军部分领导人与周恩来的合影,左起为陈毅、粟裕、傅秋涛,中间的一位是周恩来、身后是朱克靖,旁边是叶挺。 这张照片是新四军军部欢送周恩来离开皖南时的合影。这张照片十分的珍贵,身下的展柜是新四军曾经使用过的一个文件箱。 三、新四军苏南部队跨江发展 苏南沦陷后,失去组织关系的共产党员管文蔚建立了丹阳抗日自卫总团。1938年7月被授予“丹阳游击纵队”的番号。1938年9月,管文蔚率领的丹阳游击纵队正式改编成新四军挺进纵队,挺进纵队第二支队北渡长江,驻扎在离泰州城不远的江都嘶马、大桥一带。这张照片是1938年10月陈毅第一次来到新四军挺进纵队视察。1939年1月,挺进纵队第三、第四支队各一部北渡长江,和先期过江的第二支队,在江都的嘶马、大桥一带建立了新四军北上的桥头阵地。“挺纵”第四支队在梅嘉生的率领下进入江北吴家桥地区。1939年10月下旬,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团与管文蔚率领的“挺纵”在扬中县八桥会师,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我们来看这张合编后的挺纵战斗序列表,这是司令员管文蔚、副司令员叶飞、参谋长张藩以及下辖的四个团的团长:乔信明、徐绪奎、梅嘉生和韦永义。 我们接下来继续参观第二展厅 第二部分 陈毅三进泰州 第一展厅主要是为大家作一个铺垫,介绍新四军挺进纵队渡江北上的事件。第二展厅为我们的主展厅,介绍陈毅三进泰州城这一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我党在统战工作上的光辉典范。我们进入展厅以后首先会看到这个场景复原,这是描绘的陈毅二进泰州时在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与李明扬进行谈判合作抗日的场景,此次谈判效果非常良好,它是达成了合作抗日的口头协议,为新四军东进抗日创造有利条件。左侧是陈毅以及管文蔚和惠浴宇,右侧就是二李。我们继续向前参观。 一、一进泰州谋合作 新四军进入苏北后,陈毅认为新四军要在苏北实行抗战,必须团结、争取李明扬等地方实力派,与韩德勤进行坚决斗争,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击敌、联李、孤韩”的工作方针。我们来看一下陈毅三进泰州城的经过。 新四军进驻的嘶马、大桥一带是李明扬的辖区,为取得二李谅解,新四军北渡后,陈毅两次派挺纵三队队长韦永义等人到泰州拜访二李,解释党的抗战政策,陈述与友军合作抗日的意图。李明扬审时度势,同意将以嘶马、大桥、吴家桥为中心的长15公里、宽10公里地区作为挺纵活动范围。1939年8月,陈毅在管文蔚、惠浴宇等人的陪同下,第一次到泰州对李明扬作礼节性拜访。李明扬避而不见,在总指挥部西山寺内,陈毅会见了副总指挥李长江。陈毅明确表达了与李部合作抗日的愿望,临别时还留下一封以朱德、毛泽东名义致李明扬的问候信。 二、二进泰州建联盟 韩德勤得到陈毅访李的消息后,下令将李明扬部的武器弹

文档评论(0)

sd7f8dg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