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绪论]
无菌技术
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器具事先不含任何微生物;
在转接、培养微生物时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其自身也不污染环境;
稀释倒平板法:操作较麻烦,对好氧菌、热敏感菌效果不好!
涂布平板法:使用较多的常规方法,但有时涂布不均匀!
选择培养分离:
1、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2、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更快;使待分离的微生物在群落中的数量上升,方便用稀释法对其进行纯化。
3、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突出”;直接挑取待分离的微生物的菌落获得纯培养。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巴斯德的工作: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免疫学——预防接种
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等
柯赫的工作
(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
配制培养基
流动蒸汽灭菌
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柯赫原则:
1 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
2 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
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4 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
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级界宽、变异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个体小、
杆菌的平均长度:2 微米;
1500个杆菌首尾相连= 一粒芝麻的长度;
10-100亿个细菌加起来重量 =1毫克
面积/体积比:人 = 1,大肠杆菌 = 30万;
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微生物的其它很多属性都和这一特点密切相关。
结构简、
无细胞结构(病毒);
单细胞;
简单多细胞;
胃口大、
消耗自身重量2000倍食物的时间:
大肠杆菌:1小时
人:500年(按400斤/年计算)
食谱广、
微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食谱之广是动植物完全无法相比的!
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角蛋白、石油、甲醇、甲烷、天然气、塑料、酚类、氰化物、各种有机物均可被微生物作为粮食。
繁殖快、
一头500 kg的食用公牛,24小时生产 0.5 kg蛋白质,而同样重量的酵母菌,以质量较次的糖液(如糖蜜)和氨水为原料,24小时可以生产 50000 kg优质蛋白质。
易培养、
? 很多细菌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人工培养!
数量大、
在自然界中(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生存有大量的微生物!
分析表明,微生物占地球生物总量的60%!
分布广、
人迹可到之处,微生物的分布必然很多,而人迹不到的地方,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 eg:
数十公里的高空(最高为离地85公里,须用火箭采样);
几千米的地下;
强酸、强碱、高热的极端环境;
常年封冻的冰川;
种类多、
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
代谢产物种类多;
微生物的种数“多”;
虽然目前已定种的微生物只有大约10万种,远较动植物为少,但一般认为目前为人类所发现的微生物还不到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
级界宽、
变异易、
抗性强、
抗热:有的细菌能在265个大气压,250 ℃的条件下生长;
自然界中细菌生长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21 ℃;有些细菌的芽孢,需加热煮沸8小时才被杀死;
抗寒:有些微生物可以在―12℃~ ―30℃的低温生长;
抗酸碱:细菌能耐受并生长的pH范围:pH 0.5 ~ 13;
耐渗透压:蜜饯、腌制品,饱和盐水(NaCl, 32%)中都有微生物生长;
抗压力:有些细菌可在1400个大气压下生长;
休眠长、
世界上最古老的活细菌(芽孢):2.5亿年
起源早、
38亿年前,生命在海洋中出现,陆地上就可能存在微生物
发现晚、
300多年前人们才真正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第一节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一、空气中的微生物
分布特点:
1.
2.
3.
4.
5.
6.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一)江河水
特点:
1)
2)
3)
4)
5)
?(二)海水
1)
2)
3)600个大气压下生长,
4)G—细菌,并具有运动能力;
(三)水体的富营养化作用和“水花”、“赤潮”
当水体接受了大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特别是磷酸盐和无机氮化合物,引起水的富营养化。
由于水中含有过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