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二模试卷 语 文 2015.6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 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它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历代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处世哲学。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它言简意赅,以简驭繁,以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内涵,成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们讲话、写文章都喜欢运用成语,是由于成语除了(甲),还(乙)。而最能体现后者的,莫过于比喻的运用。成语的比喻用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显的比喻。例如“如虎添翼”“门庭若市”“归心似箭”“味同嚼蜡”等,特点是带有“如”“若”“似”“同”这类比喻词。因此不管放在什么语言环境里,一眼就能看出是比喻。这类成语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值得__①__。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运用成语的比喻意义。什么叫“成语的比喻意义”呢?那就是一个成语由于它的比喻用法而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完(bì)归赵 ”出自蔺相如设法把国宝从秦国送回赵国的历史故事,后用来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这一比喻义用得多了,得到社会认可,就作为这个成语的固定意义确定下来了。运用这类成语不仅能收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还能提升语言的文化__②__。 1.文中加点字“髓”的注音和“完(bì)归赵 ”注音处应填入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髓(sǔi)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B.髓(suǐ)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C.髓(suǐ)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D.髓(sǔi)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品位 ②品味 B.①品味 ②品味 C.①品位 ②品位 D.①品味 ②品位 3.对文中画线句标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B.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C.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D.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4. 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A.(甲)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乙)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来源:Zxxk.Com] B. C.(甲)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乙)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D.(甲)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5. 在下面连环画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中,“唇亡齿寒”的“齿”具体比喻的一项是 A. 东周 B.虞国 C.虢国 D.晋国 注:虞(yú)国和虢(guó)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有结盟关系。 (二)填空(共12分)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3分) 7.默写(共5分) (1)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某校几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终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巧合的是,该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下阕中的六个字“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 8.名著阅读(4分) 古典名著会给人带来十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如《诗经·秦风·蒹葭》中诗人追求的那个“ ①  ”会使人感受到神秘朦胧的文学美,《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一篇提出的“ ②  ”的主张会使人体会到充满正气的思想美,而《 ③  》中《曹刿论战》一篇刻画的挺身而出、深谋远虑的曹刿会使人肃然起敬,《战国策》中 ④  (人名)借身边小事讽谏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则让人对古代谋臣的进谏策略拍案叫绝。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①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②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