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鹅池洞说到范仲淹知庆州时的功绩
——在范仲淹知庆州970周年纪念座談会上发言
刘文戈
庆阳“八景”之一“鹅池春水”是以庆城名胜古迹鹅池洞而得名。鹅池洞在庆城东南城墻外?附着于城墙上?共有两洞:上洞在城墙半腰间? 即洞斜穿城墙拾阶而下?可到达一块七八亩大的平台上,平台原建有关帝、药王、菩萨等庙宇与亭台楼阁:平台外側有一直下深坑, 与上洞一样,有石阶可到达坑底, 坑底凿一水池, 水甘而清冽, 坑向外凿洞平通柔远河, 河水擦洞口而过。水虽在外,內能汲饮,古人预防一城居民不因城遭兵围被断水源而为祸害。
站在平台上, 可以遥望周祖陵山,苍翠而巍峩;下视柔远河,碧绿而蜿蜒。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 顿感思虑皆尽, 心旷神怡,思古之悠悠。
鹅池洞历来游人如织,为人们所喜爱。有人将其比喻为山阴道或釆石矶。范仲淹知庆州时,公文旁午,万马空偬,也来此休憇,在此写下了“飞云破空” 四字,刻于下洞的南石壁上,可惜己被人盗去。“飞云破空”, 是范公对鹅池洞建造奇特的生动描述。犹如晴朗的天空,突然出现一朵彩云,打破了万里碧空的平淡。清朝末年,英国将军布鲁斯路过庆城,大加赞赏古人修建鹅池洞的构想,他将鹅池洞比拟为挂在峭壁上的鸟巢;他还坐在临水洞口,畅想将士如何祕密地通过这个暗道出击,出击获胜后又如何祕密地潜回城内。
许多迁客骚人在此游览,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对联与诗篇,现略择一二。江毓芬曰:
何来别一洞天,游采石以还,无此清风明月;
纵览大千世界,问希文而后,有谁先忧后乐?
董世彦《鹅池闲眺》曰:
石磴穿云一径通,山光溪影滿栏中;
波声终古鹅飞去,草色连阶池水空;
傍郭湾环城偃月,临流蓊郁树交风;
金汤漫作千年计,呤眺谁怜范老功。
畅游鹅池洞,触景生情,遣怀抒抱,不提他人,偏偏语及范仲淹,令人心奇!细想起来,也不足为奇,不外乎两个原因:一、范仲淹作为历史名人,人人仰慕;二、范仲淹与庆州有着很深的情缘,民众内心感念他。因此,情之所动,自然流露,不由自主。
范公仲淹于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五月二十四日到庆州知州的任上,距今恰为970年。庆历二年十月离开庆州到泾州任职仅三个月后赴京城就任参知政亊(副丞相),大力推行“庆历新政”。 他在庆州任职在他三年戍边时间中算是任职时间最长的地方,但也不过一年半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却为民着想,兴利除弊,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庆州人民感激他,为他修建了生祠。庆州民众为官员最早修生祠的即为范仲淹。范仲淹任职地方不少,差不多都建有范公祠,但据史书记载,亦为庆州范公祠最早。庆州的范公祠就在庆城内,历代多次维修,香火不断。如今,范公曽亲自修建大顺城的华池县又修建了新的范公祠,可见范公的人格魅力、庆州民众纯朴的感恩之情。
庆州人民何以如此?因范公有大恩于庆州。不要说从精练士卒、建修城寨、实行军屯、发展生产等大的方面讲,仅就几个小故亊,也足以反映出范公的亲民之德、爱民之心、护民之举。
在他还任延州知州时,凤翔府天兴令持监司的符檄来摄州事。他为了建功邀赏,不顾实际情况,成倍加大向农民征收粮草数目。庆州人民不勘重负,不得已纷纷逃窜他乡,有走不了的,就以自残逃避重税。民众听大清官范仲淹在延州任知州,“亟相提挈,驰告范仲淹麾下”。 范公此时还兼管庆州,即日走符檄,责令天兴令回任,其制订的苛政暴敛全部罢去。不久,朝廷调范公亲任庆州知州。消息传出后,“窜者还,危者安,里巷相保,卒如平时之乐”。 范公未来庆州,即赶走了酷吏,罢了重赋,先为庆州人民办了第一件好事。
庆州虽然两水抱城,但城高水深,取水困难,遇上敌兵围困,更是雪中加霜,虽有鹅池洞汲水,但军队的增多,仅为杯水车薪而已。范公亲自勘察,令军人在城的西北部打井百眼。民众未化寸铢,饮水的艰难由此解決,何人不乐?这是范公为庆州人民办的第二件好事。
因为宋夏战端突起,作为宋朝边疆前沿的庆州,调驻的军队越来越多。为了不扰民,范公决定在城的北部兴建军营。动工之日,挖掘出许多骸骨。这是前代阵亡将士及遭难平民的屍骨。公黯然神伤,拿出自己的俸禄,购墓地掩埋屍骨,並置办香纸,亲自祭奠亡灵。范公义举,感天动地,天降大雨,解除了庆州的久旱。范公的恩德,惠及亡灵,何论生民?这是范公在庆州做的第三件好事。
从唐末和后五代以来,朝廷及各地军阀强征民入伍,让士兵为自己私利卖命。他们担心士兵逃亡,在士兵脸上刺字,涂以黒墨,名为黥面,又叫黵面。一旦黥面,一辈子取不掉,士兵以此为耻。公在庆州始改黥面为刺手,即在手臂上刺字涂黒。到了罢战言和时,士兵退伍躬耕于垅亩,不分彼此。这种办法对上遵循了朝廷的规定,对下维护了士兵的人身尊严,深受士兵的欢迎。其他各路、府、州皆仿效之。只有将士兵当作人尊重,才能想出如此好办法。范公还说:“士未饮而不敢言渴,士未食而不敢言饥。”这样的统帅,何人能比?这是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