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一、事故概况 二、基坑支护形式特点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3、基坑深部稳定性分析 四、事故教训总结 一、事故概况 2008年11月17日,杭州地铁施工塌陷事故现场基坑南端地面出现裂纹,现已破除地面,揭盖卸载300立方米,目前,墙体变形已受到严密监控,抢险救援工作也在加快进行中。 为有利于抢险救援工作的开展,事故附近的农民房已经被全部推倒 11月18日下午3点34分左右,施救人员在地铁坍塌现场将当日第一具遇难者尸体打捞上来 二、基坑支护形式特点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土方超挖: 设计文件规定,基坑开挖至支撑设计标高以下0.5m时,必须停止开挖,及时设置支撑,不得超挖。 但实际开挖时,在拟设置最下一道支撑时,有的地段已挖至基坑底,支撑架设和垫层浇筑不及时。 (2)支撑体系存在薄弱环节: 设计单位没有提供支撑钢管与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节点详图及钢管连接点大样。 没有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也没有对钢支撑与地连墙预埋件提出焊接要求,实际上是没有进行焊接。 引起局部范围地连墙产生过大侧向位移,造成有的支撑轴力过大及严重偏心,导致支撑体系失稳。 (3)监测工作处于失效状态: 11月15日前,地面最大沉降已达316mm,测斜管测得18m处最大位移43.7mm。 11月13日时最大侧向位移已达65mm,均早已超过报警值,但均未报警。 二、间接原因: (1)原方案设计时,设计单位曾提出基坑底部下要进行条状搅拌桩加固,后施工单位建议用降水固结沉降,取代抽条加固措施。 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时提出:①基坑内地下水降低到结构内部构件最低点以下1m处,并大于基坑底面以下3m;②基坑开挖前进行降水试验,并应提前4周进行降水;③地面沉降超过报警值时,应停止降水,并及时上报。但实际施工时并未完全执行 (2)监理对不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的严重问题制止不力。 (3)原勘察单位和后来检查单位所作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差异并不大,如④2、⑥1两层软土后者的含水量、孔隙比还比前者低。但未根据当地软土特点,综合判断及合理推荐选用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力学参数选用偏高,降低了基坑体系的安全储备。 三、基坑深部稳定性分析 1、地下连续墙悬于软黏土中,导致产生过量沉降 实践证明若地连墙再增长约4.0m,置于⑧2层之中,或对基坑底面以下的④2层及⑥1层进行加固处理是合理的,企图依靠降水使软土产生排水固结沉降来改善软土特性,实践证明,短时间降水难于达到此目的;且降水过程中,必然产生较大的地面沉降,包括地连墙的沉降。 2、基坑抗隆起稳定不能满足要求 1~3按浅基础极限承载力的普郎德尔公式进行验算,对于深达33.6m的深基础不尽合理(参下图) 3、“抗踢脚”破坏验算 按要求,抗踢脚破坏稳定安全系数K≥1.3,实际只有1.12~1.15,不满足要求,说明被动抗力不足,有可能产生“踢脚”破坏。实际上也是如此,事故前,基坑以下一定深度,连续墙已向坑内水平位移65mm。 还必须要着重指出,上述计算是按单侧计算的,若按双侧考虑,两侧基坑外的主动土压力都向基坑内挤压。而基坑宽度并不大(仅20m左右),在两侧土压力挤压下,必然向上面的临空面--基坑地面隆起,可能导致基坑深部失稳而破坏。沿南北向基坑一侧有一条河道,即基坑一侧的上覆土压力要大于另一侧,两侧主动压力不平衡,导致了风情大道一侧土体向坑内滑移。 国家安全委员会指出: 此次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不彻底;三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就上岗;四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五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四.事故教训总结 (1)该事故再次证明土方开挖必须按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适时的原则,严禁超挖,尤其是软土地区更应如此。本工程并未按此执行,造成此重大事故,且是此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2)深厚软土地区,桩、墙+内支撑支护结构,其桩墙必须考虑深部稳定性问题,包括桩、墙沉降、隆起及“踢脚”破坏,应经多种方法严密计算,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深桩、墙入土深度或进行被动区加固,本工程设计对此重视不够,未进行被动区加固。 (3)内支撑若采用钢桁架或钢管内支撑应提出节点构造连接大样及焊接要求,避免偏心、失稳;第一道内支撑宜采用钢筋砼支撑。 (4)抗剪强度参数的选取,应与计算目的和安全系数配套,为计算土压力,和与土压力有关的“抗踢脚”、“抗倾覆”计算应选择固结快剪、或三轴 CU指标;抗隆起、抗滑移和整体稳定性计算,当软黏土起控制作用时,对软土应选择直剪快剪或三轴UU指标或十字板剪切强度,要综合考虑后推荐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单元写作学案案例.ppt
- 广播电视系统原理案例.ppt
- 行业体外诊断(IVD)迎来战国时代分子诊断POCT独领风骚案例.ppt
-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表达交流:《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案例.ppt
-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选修6.2《贝多芬百年祭》(25张)案例.ppt
- 广播电视写作案例.ppt
- 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1-1长安十年案例.ppt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期末复习案例.ppt
-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案例.ppt
- 高中语文作文辅导:议论文训练--例后点题案例.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