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应用.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应用2015.10于 郑州目录物联网概念什么是物联网为什么需要物联网物联网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物体标识传感网络物联网传输层物联网应用层业界巨头的物联网动作物联网在各行业应用天成信宇一、物联网概念世界为什么要联网?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好的感知世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早期的世界哪些被连入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工业自动化设备专业数据采集系统物联网—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新型传感器、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之间、人与物之间能够彼此进行“交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IOT另一个常用缩写:M2MMachine to MachineMan to MachineMan to Man为什么需要物联网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物联网起源与发展历程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互联这一概念。1999年,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4年,日本提出u-Japan计划,希望将日本建设成一个泛在网络社会。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 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2006年,韩国制订u-Korea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泛在社会(ubiquitous society),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2009年欧盟委员会颁布:《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提出感知中国计划,拉开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帷幕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物联网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2014年1月,谷歌32亿美金收购Nest,正式吹响物联网进军家庭号角。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跟风投入智能家居大潮。二、物联网技术详解物联网应用三个层次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大数据应用层业务网泛在网络核心网接入网传输层传感器条码/二维码RFIDGPS/北斗智能终端数据卡无线传感网络iBeacon感知层物联网感知层标识特定的物体感应物体各种状态感知层是由大量的具有感知、通信、识别(或执行)能力的智能物体与感知网络组成,如同人类的五官和皮肤。互联网执行特定的操作无线通信技术2.1 物联网传感器传感器(Sensor)定义: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按感知状态分类:热、光、气、力、味、磁、湿、声、放射线、速度、位移、距离、位置……按感知技术分类:光电传感器、生物传感、混合传感器、MEMS(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以及温差电偶。热敏电阻主要是利用各种材料电阻率的温度敏感性,根据材料的不同,热敏电阻可以用于设备的过热保护,以及温控报警等等。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利用半导体器件的温度敏感性来测量温度,具有成本低廉,线性度好等优点。温差电偶则是利用温差电现象,把被测端的温度转化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由不同金属材料构成的温差电偶,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测量温度,例如-200℃ ~ 2000℃。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差电偶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常见的压力传感器在受到外部压力时会产生一定的内部结构的变形或位移,进而转化为电特性的改变,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一种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主要包括电阻式和电容式两类:电阻式湿度传感器也称之为湿敏电阻,利用氯化锂,碳,陶瓷等材料的电阻率的湿度敏感性来探测湿度。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又叫湿敏电容,利用材料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