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大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大学

《大学》是四书五经当中最短的一篇,仅有1700字左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古人娓娓道来,文虽短,却道出一个人由凡转圣的 途径,若依大学的教诲,进修德行、钻研学问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生受益无 穷。退可善其身,进可报天下。说来惭愧,而立之年作为孩子的伴读才开始细研 此好书,约略读上数遍,十分震撼,竟有一种重生的感觉,仿佛我的文化生命才 刚刚开始,不禁感慨万千。 《大学》开宗明义:所谓大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通篇劝导治 学者,心怀天下,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立志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而不 是整天鸡毛蒜皮,蝇营狗苟。 《大学》指出:要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国,欲治国,先齐家,欲齐家,先修身, 欲修身,先正心,欲正心,先诚意,欲诚意,先致知,欲致知就要先格物,最后 就指到了做学问进修德行最根本的地方——格物。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寥寥数语,道明古人是如 何达成明德于天下的,文中对每一步怎样做阐述都很详细,并且引经据典,言之 有理,下到庶人上到天子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让每个人都各归其位,描述出了 一个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和谐社会,对现今浮躁的社会警世作用尤为凸显。 掩卷遐思,回顾我多年的教育生涯,回看我身边的是是非非,回想我工作的历程 。触动颇多。都言:人之初,性本善,凡胎落世,本无所谓善恶愚智的,但经家 庭之影响、学校之教育及社会之熏染,终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人。自小儿成大 人之教育过程中,其修身养性之教育熏陶又有多少?其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抱 负又何曾被激发?其追踪溯源的格物探知、寒窗苦读又如何被传承?检讨我的教 育,长于知识传授,疏于品行之塑造,竟觉有误人子弟之愧疚。千学万学,学会 做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务实。这句话说易做难,我当自勉而为之努力。 一个人不修德,不会做人,即使有了学问也不会有多大的贡献,因为他心胸狭小 ,眼光短浅。教育不只是教会孩子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做一个合格的 人,一个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其次才是知识的学习、技术的应用。试问一 个国家满街都是高科技人才,人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社会能和谐吗? 当前社会,贪污腐败层出不穷,不良现象此起彼伏,我总是讲世风日下、人心不 古,从来没有在自己身上想想,现在知道了: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假如我自 己能够时时处处尽到自己的本分,诚心正意,身修家齐,体贴妻子,教子循道、 孝敬长辈,友敬同事,教出合格的学生,社会不是一天好似一天吗?“天下兴亡 ,我的责任”自己面对社会现状不满,成天抱怨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我也是其 中一份子,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也在推波助澜。想到这些,只有一种感觉:惭愧 !惭愧! “君子必慎其独”之论,对为官者,视为一剂良药,独处更易滋生恶念,独处更 需境界,独善其身,修身养性以独处最难,人如违背良心,不存善念,是不可以 为官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 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古人尚知此理,何以今不如古乎? 《大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其精华所在,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今读《大学》方恨才疏学浅,自当发奋学习之。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写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准绳。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阅读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中的《大学》。 《大学》被朱熹分为了经篇和传篇。经一章向人们展示的是儒家的“三纲八目”的要义,逻辑分明,层层推进。“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成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十篇的传的文则是引经据典地阐释“三纲八目”,其内容言简义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解释“在明明德”的传一章引用了《康诰》《大甲》《尧典》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质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并不是我们标新立异的产物。”我认为它包涵了“性本善”的意味。《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中的“天之明命”就是指上天平等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它强调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因此“皆自明也”,即要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在亲民”。《四书章句集注》中“程子曰:‘亲,当作新。’”朱熹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新民与亲民——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问题》一文提到“新民

文档评论(0)

ww42462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