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大豆的发展与秦皇岛口岸进口转基因大豆的风险分析-仪器信息网.docVIP

转基因大豆的发展与秦皇岛口岸进口转基因大豆的风险分析-仪器信息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基因大豆的发展与秦皇岛口岸进口转基因大豆的风险分析-仪器信息网

转基因大豆产品对我国生物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目前,世界黄大豆生产和贸易的总体格局是面积稳步增加、总产显著提高、贸易日趋活跃,如2004年总产量为2.1332亿t、黄大豆总贸易量(进口)为5,664.7万t、金额123 亿美元。世界黄大豆生产主要集中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和印度,2003 年5大主产国黄大豆收获面积达到7,60514万hm2,占当年世界黄大豆种植面积的91.0%。 美国孟山都(Monsanto) 公司在1994年研究出商品名为Roundup Ready Soybean (RR黄大豆)的转入抗除草剂(Roundup,草甘膦)基因的黄大豆新品种,并于1996 年开始大面积商业化生产。此后,由于成本和现代田间操作的需求,转基因黄大豆的推广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全球种植面积已达3,330万hm2,占全世界黄大豆种植面积7,200万hm2的46%。,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国内黄大豆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国产黄大豆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同时,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的黄大豆销售在欧、日、韩等国遇到了阻力,出口市场转向了发展中国家,造成我国进口转基因黄大豆及加工品的数量持续上升。中国2002年进口黄大豆1,131万吨,2003年达2,074万吨,2004年为2,023万吨,已超过我国的1,600万吨年产量,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大豆进口国,我国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重要的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国。 一、黄大豆与转基因黄大豆的发展趋势 大豆的起源认为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演生而来,中国古名“菽”。(“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到韶山》)。常分为黄豆、黑豆、黑皮青豆、青仁乌豆等。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大豆的种子含17%的油和63%的粗粉,其中50%是蛋白质,不含淀粉,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在今日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 大豆,隶属于真核域,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大豆。约10种,分布于东半球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7种,南北均产之,其中大豆G.soja(L. )Sieb. et zucc.各地广为栽植,东北尤盛,变种多至30余个,一年生草本,是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 大豆植株直立,有分枝,高度从几厘米到2米以上。自花授粉,花白色或微带紫色。种子为黄、绿、褐、黑或双色。每个荚果内含1至4粒种子。 大豆是一年生豆科植物,其种子也称为大豆(大家习惯将黄皮黄子叶的黄大豆称为“大豆”)。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成为世界大豆生产大国,巴西和中国次之。 东北黄大豆 转基因黄大豆 1.1 转基因黄大豆的重点研究领域 由于明显的经济利益驱动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转基因黄大豆的重点研究领域为:改良脂肪酸、氨基酸成分,提高营养价值;降低植酸磷含量、降低水苏糖的含量;增加蔗糖含量和甜度,提高可消化性,改善适口性;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价值蛋白药物;对非生物逆境如干旱、盐渍、低温、紫外线辐射、恶劣条件的耐性,抗虫病害等特性。 1.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已成为黄大豆育种中的重要手段。已在黄大豆的20 个连锁群中发现了1,845 个连锁标记,总遗传距离为2,527cM。主要方法包括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随机扩增DNA多态性)、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SSR(简单重复序列)、SNP(单一核甘酸多态性)等。其中,SSR 为广泛采用的遗传标记,SNP是新一代的遗传标记,其应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B) 在黄大豆抗病虫育种上也得到了成功应用。在黄大豆常见的十几种主要等病虫害中均已找到了一些与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运用于抗源筛选及后代选择上。在非生物逆境抗性方面,如抗旱、耐盐碱等的分子标记,产量及重要品质性状的QTL定位也已取得显著进展。 1.3 转基因育种应用前景 虽然目前的转基因黄大豆品种主要是Monsanto公司的RR黄大豆,但AgrEvo公司的抗草丁膦黄大豆等其它品种的转基因黄大豆在国外均已有不同面积商品化种植;在品质改良方面也取得许多新进展,美国已育成了不含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新品种并投入商业化生产,DuPont公司的低水平抗营养因子、高斑鸠菊酸和蓖麻油酸含量的黄大豆新品系已获得成功;豆油品质改良成功的高酸和低酸转基因品种黄大豆已商业化种植,其中3.5%低棕榈酸转基因黄大豆油于1997年已获准在美国市场销售;高蛋氨酸转玉米纯溶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黄大豆的实验前景也是乐观的,中国将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导入黄大豆已获成功。 高产育种是最重要的黄大豆育种目标之一。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