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家庭课品

第三讲 家庭 一 古代亲属关系 二 丧礼与五服 三 传统家庭结构与宗族 四 宗族与国家政治 五 家庭生活与家庭伦理 一 古代亲属关系 1.姓氏 2.亲属称谓 3.九族·三亲·六亲 4.排行 5.称呼原则 1.姓氏 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是一个母系氏族或部落的标志。其最初作用是代表氏族并区别婚姻。 氏本为支姓。随着母系社会发展为父系社会,姓氏便由女性中心发展为男性中心。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姓氏的确立逐渐和宗法制相联系。氏是用来代表家族和区分贵贱的。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隐公八年》) 2.亲属称谓 现代人类学家冯汉诒以词典为基础编出目录,列出近三百四十种亲属关系。(《The Chinese Kinship System》,Cambridge,Mass.,1967) 中国人对于父亲、母亲家的亲人称呼不同;对于嫡庶称呼不同;根据年龄大小而有不同称呼。 《尔雅·释亲》 清·李因笃《仪小经》 清·梁章钜《称谓录》 清·郑珍《亲属记》 《称谓录》目录(部分) 卷一 远祖 始祖 高祖 高祖母 曾祖 祖 对人自称其祖 称人之祖 亡祖 称人亡祖 方言称祖 祖母 称人祖母 亡祖母 祖之妾 父母总称 父 父自称 子称父 对人自称其父 称人之父 亡父 称人亡父 本生父 义父 方言称父 僧尼称父 同母异父 卷二 母 嫡母 生母 子称母 对人自称其母 称人之母 父没称母 对君自称其母 前母 出母 后母 养母 方言称母 父之妾 保母 乳母 干阿婚 乳母之夫 乳母之子 卷三 父之从祖祖父 父之从祖祖母 父之世父叔父 父之世母叔母 父之从祖父 父之从祖母 父之兄通称 父之亡兄 父之兄妻 方言称父之兄妻 父之弟 对人自称其父之弟 称人父之弟 父之亡弟 父之弟妻 方言称父之北妻 父之从父昆弟 父之从祖昆弟 父之从祖昆弟之妻 父之舅 母之祖 母之祖母 母之父 方言称母之父 母之母 方言称母之母 母之兄弟 母之兄 母之弟 对人自称其母之兄弟 方言称母之兄弟 母之从父昆弟 后母之兄弟 母之兄弟 母之兄弟之妻 方言称母之兄弟之妻 母之兄弟之子 母之姊妹 方言称母之姊妹 母之从父姊妹 母之姊妹之夫 母之姊妹之子 母之姊妹之女 母之兄弟姊妹之孙 3.九族 《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从玄孙到高祖共计九代(古文家) 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今文家)。 (魏)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晋书·魏舒传》) 是故尊卑叙,仁义明,九族亲,王道平也。(《晋书·刑法志》) 三亲 三党:父、母、妻党 三亲:宗亲、外亲、妻亲 宗亲:与自己同一祖先的亲人及其配偶。 外亲:母亲的父母·兄弟·姐妹 妻亲:妻子的直系亲属 同姓的父党与不同姓的母党之间有明显的等级差别。 六亲 《周易·家人》:指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妇。 贾谊《新书·六术》:指父母、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近代通行的说法则是指父、母、兄、弟、妻、子。 4.排行 伯仲叔季 王大昌龄 李十二白 高三十五适 岑仲勉《唐人行第录》 邓子勉《宋人行第考录》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 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 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 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 愧尔东西南北人。 5.称呼原则 男女有别 内外有分 长幼有序 《红楼梦》 二 丧礼与五服 1.丧礼 2.五服 1.丧礼 《仪礼》一共十七篇,其中七篇讲丧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 丧礼虽是为死人而设,实际是做给活人看的,是为了活着的族群的秩序,其中包含着家、家族、宗族内不同人的亲疏与差异,这些亲疏与差异里包含着社会的等级和秩序,甚至规定了家族共同体乃至国家的基本结构。 葬礼(先秦) 第一天:招魂、迁尸、楔齿、设奠、帷堂、讣告、哭泣、吊唁、送繸(殓衣)、设铭(旌铭)、浴尸、饭含、袭 第二天:小殓(陈设、展示殓衣、祭奠、宾客吊唁、夜中设庭燎) 第三天:大殓:与第二天大体相同,入棺,成服 第四天起,按亲疏关系穿戴丧服,朝夕哭,朝夕奠,迎送来宾,入葬(筮宅、备 及明器、卜葬日、发引、入圹) 此后,各亲属按照不同等级守庐、祭祀。其中,一周年祭祀为“小祥”,二周年祭祀为“大祥”,大祥一月以后,举行“ 禫(音淡)”,合祭死者于宗庙,至此仪式结束。 葬礼(清代,北京) 丧事搭棚 停尸 挂孝 送三 出殡 安葬 圆墓 首七念经 烧伞 烧船(《北京风俗画谱》,清代) 陳元方遭父喪,形體骨立,母哀之,以錦被蒙其上。郭林宗往弔,見錦被而責之。賓客絕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