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受一种生活的本真.doc
感受一种生活的本真
散文文体形式自由,因为它“与其说是一种理论规范,不如说是在作家创作的基础上,在漫长的文学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晰、内涵也不十分确定的东西”。如鲁迅对散文的理解:“兴之所至,也说些以不至于头痛为度的道理罢。也有冷嘲,也有警句罢。既有humor(滑稽)也有pathos(感愤)。所谈的题目,天下国家的大事不待言,还有市井的琐事,书籍的批评,相识者的消息,以及自己的过去的追怀,想谈什么就纵谈什么,而托于即兴之笔者,是这一类的文章。”所以外形不是散文的本质。
“散文的特质是个人的(personal),一切都是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外化为作者的情感体验。在看似随意、自由的叙写中,有一根名为“情感”的缰绳驾驭着行文。作者的情感才是散文本质的东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于1926年,投身于变革国人思想的事业中的鲁迅,虽然年过不惑,但还不至于老迈到窝在摇椅里遥想当年公瑾。在遭遇人生的种种变故之后,鲁迅也不是那种沉湎回忆,逃避现实的怯懦者。那么在先生谱写的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背后,隐含着如何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呢?
现实中的鲁迅是家中的长子。弟兄三人中,和二弟周作人关系最好,从到日本留学之后,很快把他带去就能证明这点。百草园这个童年的乐园中岂能少了周作人的身影,翻断砖、捉蜈蚣、拔何首乌、尝覆盆子、拍雪人、捕鸟,这些趣事都不可能是鲁迅一个人单干的。可是文中没有写到周作人,是不愿提起,还是不忍提起,或者是害怕提起呢? 1923年,鲁迅因为弟媳羽太信子的缘故与二弟决裂了。事发后的一个多月里,一向勤勉的鲁迅竟连一篇文章也没写出,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连绵几个月之后,才缓过神来。此后甚至取“宴之敖”这样的笔名宣泄内心的郁结。可以说,兄弟反目对鲁迅的打击是很大的,在他一生的精神世界里都有极深刻的影响。兄弟反目是人生的极大憾事,痛心疾首过后,留下的是空荡荡的回忆,和莫大的忧伤之情!
屋漏偏逢连阴雨,兄弟决裂的伤口还没有愈合,鲁迅又遭遇同仁的出卖。因为“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但是到了厦大,却发现,“我以北京为污浊,乃至厦门,现在想来,可谓妄想,大沟不干净,小沟就干净么?”从鲁迅对人生际遇的回忆中,可见他对当时的北大、厦大的失望。于是在饱受厦大尊孔派的排挤之后,鲁迅毅然离开,前往广州。这对于本打算在厦大好好教书的鲁迅来说,不啻如吃了苍蝇般的恶心,更多的只有失望的感受。
四处奔波劳碌,兄弟反目,同仁排挤,凡此种种,可谓内忧外患,让鲁迅心力交瘁,饱受低潮情绪的围困。刚强如鲁迅,也是一个凡夫俗子,面对现实的丑陋,也需要寻找一种精神的力量排遣内心的孤独、无奈以及失望,借以突破心灵的围困。记忆中的百草园成为一股清新的风,吹散鲁迅内心的沉重心情。鲁迅把自己沉浸于童年的回忆中,以此平复内心的怨愤。
于是眼前浮现“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石井栏,紫红的桑葚”,耳边响起油蛉的低唱,蟋蟀的琴声。拔起牵连不断的何首乌根,偷尝漂亮的覆盆子……一幕幕儿时玩耍的情景浮现脑海。在纯真的气息萦绕间,鲁迅回到童年时代,享受着顽童生活,向自己的小伙伴历数自家后院里的种种趣事,言语间的轻快、愉悦任谁都生出羡慕之意。鲁迅的顽强在于他的自省,不因为现时的苦楚而羁绊自己的追求,持着对纯真的追求,突破了重围。
对于纯真的执著追求是鲁迅突破世俗生活的重围,而在作品中嘲讽伪道学赞扬真性情就是鲁迅捍卫纯真的利剑。写《从》时,温馨的童年记忆让鲁迅的笔变得柔软起来,但对于假道学的反感是不会,也不能掩饰的。
美女蛇故事里的读书人是个有趣的存在的。读书人,以读书为生,一个知识分子,住在古庙里用功,典型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样子。这么“用功”读书为了什么呢?照惯例,参加科举,求功名利禄。不仅如此,一见到美女露脸一笑,“他很高兴”。不是说孔子曰“非礼勿视”吗?晚间一个来历不明的美女的笑,却让这个读书人很高兴。孔训不知道被抛到哪里去了。被老和尚识破之后,他“自然吓得要死”,特别强调是“吓得要死”是“自然”的。等那美女蛇来时,他又“抖作了一团”,堂堂读书人,全没有了男子汉的胆色。鲁迅冷哼一声,轻轻地用匕首划上一道,便让此类道貌岸然、虚伪胆怯之辈露出本来面目来。
鲁迅这样写未必没有缘由。1926年,即鲁迅写作此文的之时,他正在厦门大学任教。当时的校长林文庆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孔教为办学的“纲”,提倡复古、尊孔,让学生背古书,弄古文。在每周的纪念周会上让教授讲些《论孔教的真义》、《孔子何以是圣人而不是神人》之类的演说。二是以“金钱万能”为办学方针。据说,一位银行家来到厦大,学校当局忙得不亦乐乎,还拉着鲁迅去陪银行家照相,鲁迅坚决拒绝了,宴请银行家时邀请鲁迅作陪,鲁迅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雨水系统设计的影响分析.pdf VIP
- 《计量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医学科研设计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第四单元习作:续写故事(素材积累)-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YY_T 0664-2020 医疗器械软件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docx VIP
- 三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发言稿.doc VIP
- 农业观光园.ppt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73--86-试卷(不含答案).docx VIP
-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pptx
- NYT 1119-2019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