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风起兮云飞扬供参考学习
大风起兮云飞扬
—漫话流动显示及纳斯方程
王 振 东
古代诗词:以流动显示来抒发情思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47~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经他的故乡沛(今江苏徐州市沛县),设宴招待家乡的故交父老,酒酣时自己击筑(古代乐器)而歌,所作慷慨豪情的《大风歌》。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刘邦)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正是记载了这段历史。刘邦短短三句,洋洋自得,气壮山河,但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最后一句流露出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刘邦在这里是以“云飞扬”流动显示大气运动的物理图像,来抒发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壮志豪情。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则典故,“大风歌”或“大风诗”的来历。之后直至现代,不少人皆仿此“歌大风、唱大风”,以表示慷慨悲歌、治国安邦的豪情壮怀。如: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也有—首以风吹白云飞,表达情感的诗《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辛武功庆善宫》诗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过旧宅二首》之二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林宽《歌风台》诗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王德贞《奉和圣制过温汤》诗
停舆兴睿览,还举大风篇
直到近代也有类似的大风诗,如:
董必武(1885~1975)《感时杂咏》诗
欲守四方歌大风,飞鸟未尽先藏弓。
朱德(1886~1976)《赠友人》诗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陈毅(1901~1972)《莱芜大捷》诗
鲁中霁雪明飞帜,渤海洪波唱大风。
现在以云来显示大气的流动,己很常见。如在电视台的气象预报节目中,人们常能看到由云显示千姿百态流动图案的卫星云图,所显示大气中所发生的动力过程。
也有古诗用风叶和船只所显示的流体运动,来形象、生动地比喻和描述远行在外人的行迹和旅途。如宋代诗人范成大(1126~1193)的五言律诗《道中》
月冷吟蛩草,湖平宿鹭沙。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
踪迹随风叶,程途犯斗槎。君看枝上鹊,薄暮亦还家。
程途是指旅程途中,槎(chá)亦做查、楂,系水中木筏意,犯斗槎是指远行所乘的船只。
古代诗人还常以杨絮、柳絮以及虫类拉的丝(亦名游丝、晴丝),所显示的空气流动情况(风、对流或布朗运动),来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思,如:
韩愈(768~824)《晚雪》诗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以及《次同冠峡》诗
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
周紫芝《踏莎行》词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
范成大《碧瓦》诗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以及《初夏二首》诗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
韶光是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诗人想象春末夏初的游丝是在恋惜时光,想把春天挽留住。
石矛《绝句》诗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春忙。
以杨花比喻自己奔波游宦,道出了深沉的乡思旅愁。
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韵》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旁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将杨花比作缠绵衰感的思妇。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把杨花比作日益沦丧的国土。
各种各样的流动显示方法
流动显示是在力求不改变流体运动性质的前提下,用图像显示流体运动的方法,其任务是使流体不可见的流动特征,成为可见的。俗话说“百闻不如—见”,人们通过流动显示看到了流场的特征,从而可进一步研究探索和应用流体运动的规律。
西方一些人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科学家达?芬奇(Da.Vinci,1452~1519),是第一个运用流动显示的方法,来叙述涡旋构图的人。但比起运用流动显示的图像,来描述峡江水流涡旋的运动特征,和抒情言志的我国古代诗人,达?芬奇却要落后好几个世纪了。
首先应用流动显示方法,对现代流体力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当推英国科学家雷诺(O.Reynolds,1842~1912)。他在1883年,将苯胺染液注入长的水平管道水流中做示踪剂,从而可以看出管中水的流动状态。当流速小时,苯胺染液形成一根纤细的直线与管轴平行,表示流动是稳定的和有规则的流动,称为层流;当流速慢慢地增加,达到某一数值时,流动形式突然发生变化,那根苯胺染液细线受到激烈的扰动,苯胺染液迅速地散布于整个管内,表示流动己十分紊乱,称为湍流。这一试验明确提出了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