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测量2供参考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量2供参考学习

绪论 学习目的 (如何做到人尽其能? 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健康生活:身心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 (根本上要:发现个别差异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第二节 心理测验的性质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种类 第四节 心理测验在人才素质测评中的应用 重点:心理测验的性质、种类 难点:心理测验的性质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惟上智与下愚不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 只有上智,第一等智慧的人,与下愚,最笨的人,不会受环境影响。最聪明人自己有思想,有见解,有中心主张;最笨的人,影响他不了。  测量学含义:分类标准,确定个体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测量学含义:测量的可能性,必要性。 庄子·列御寇,人有“九征”, 识人有九种方法: 远使之而观其忠——派他到远处任职,观察其忠诚度; 近使之而观其敬——让他在身边任职,观察其敬慎; 烦使之而观其能——派他做繁杂之事,观察其能力; ……. --情景法 三国刘劭(shao)《 人物志》 --论述能力问题的古代专著 刘邵察人八观:一、观其夺救,以明闲杂;二、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观其至质,以知其名;四、观其所由,以辩依似;五、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观其情机,以辩恕惑;七、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观其聪慧,以知其达。 “观其感变,以审常度。”--心理观察的基本原理。“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变化可推测他的一般心理特点。”“应赞” (通过词、用回答法)为手段来观察人的智力。 1937年美国人把它译成英文,书名为《人类能力的研究》。 南朝人刘勰《 新论? 专学篇》 “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无一时俱成。” “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比西方分心测验的出现要早1300 多年。 “周岁试儿” 世界上最早的婴儿发展测验出自中国民间。 自6世纪中叶以来,“周岁试儿”在我国江南就已经成为风俗。《颜氏家训》之《风操篇》:“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 美国的盖塞尔(A Gese11)到本世纪20年代才用类似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记录幼儿的动作和顺应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人之虚实真假在于心, 无不见乎迹。” --颜之推《颜氏家训》之 《名实篇》 --根据心理与行为的密切关系强调客观了解心理的可能性。 七巧板、九连环 七巧板在清朝后期出现 这可以看作是创造力测验的最早方案之一。七巧板的操作属于典型的发散式思维活动,操作的成果是形象转化,值得高度重视。 我国民间流行的九连环,也可以和现代的魔方、魔棍相媲美。 西方直到1914年才有五巧板。 武德沃斯(Woodworth) 对九连环极为赞赏。最近,五巧板、七巧板已经发展成为纸笔测验,可应用于团体,测试方便计分准确,已达到标准化程度。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方式:   汉代至魏晋:推荐制为主   隋唐至清末:科举考试(目前西方言语测验中常见的填字和类比,相当于我国科举考试中的贴经和对偶,早在7世纪的唐代就有了。 ) 1582年利玛窦后把科举制度传入欧洲。1791年法国文官考试制度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思想的特点 描述性 分类式 注重整体评价,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 实用性 作业:中国心理测量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意义。 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测验的产生 测量产生于实际社会的需要。 ?法国医生沈干(Seguin):训练智力落后儿童(1837年) 法国医生艾斯克罗尔(Esqurol):对智力落后和精神病人的区分(一个人驾驶语言的能力,是他智力水平的最可靠的标志) (二)心理测验的先驱 1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个别差异的存在 观察的个体差异:格林威治天文台观察员的遭遇(1796 ) 2、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 达尔文的表兄弟,皮尔逊(Pearson)的老师,《遗传的天才》,人类测量实验室,高尔顿棒,高尔顿笛 高尔顿发现:白痴对于热、冷、痛鉴别能力较低。他说:感觉辨别力“基本上是心智能力中最高的能力。”? 3、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 冯特的学生,高尔顿的朋友。 首次提出“心理测验”(mental test)这一术语;《心理测验与测量》? 4、比纳和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产生 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1905年量表)—1908年量表—1911年量表 美国心理学家Pintner说:“在心理学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