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模拟试题
哲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三纲领八条目
答案:三纲领八条目出自《大学》,三纲领指的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指的是“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三纲领八条目作为《大学》的纲领要求历来为儒家学者所尊崇,也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体现。其中“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属于“明明德”的内容,是内圣的要求和达到的途径,“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新民”的内容,是外王之道的要求。
2 事事无碍
出自华严宗“四法界”说,“四法界”意指“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是说一切有分齐的事法,表面上虽然有差别,而从一心所显这一角度看,则性质为一,故能大小互融,重重无尽,事事之间相互包容而无妨碍,故名事事无碍法界。也就是说,既然一切事物的象多是假的,只是心的产物,那么大小高下等差别就毫无意义,故能随心所欲,事事圆融,无穷无尽。
3 三表法
战国初期墨子关于检验认识的标准。墨子认为,要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有一个共同标准,即言必立仪。言而无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为此,他提出了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三个标准,即所谓“三表”:何谓三表?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 非命》。所谓“本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诉诸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本之”是间接经验,“原之”是直接经验,都是属于归纳法的范围。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
墨子第一次提出了以历史经验、耳目闻见和实际功效作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他自己论证兼爱、非攻、非命、明鬼等等,可以说都是他的“三表”法的实践。“三表”强调以感觉和实践经验作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可以说是中国“实践论”的初始形态,在中国认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后世影响深远。荀况重“符验”、韩非重“参验”、王充重“效验”的认识论,都是对墨子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缺陷在于:三表间无推理相连,只是孤立之三标准,不似三段论法,故不能成严整之知识。且上古知识未必真;百姓见闻因地而异;人民之利因阶层而不同,三表未必可靠。
4 二柄
“二柄”出自《韩非子 .二柄》:“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 之谓德。” 二柄主要是指君主如果能将“刑德”这两种权柄操持于手中,就能行使赏善罚恶的权力,恩威并施,刚柔相济,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驾驭群臣,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为自己卖命。
5 谶纬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 的合称。谶是秦汉 间巫师 、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 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后来两者逐渐合流为一体,成为一种在两汉时期很流行的神秘主义学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说:“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谶与纬作为神学预言,在实质上没有多大区别。谶书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河图》《洛图》,而纬书的名字一般比较奇怪,什么《乾凿度》之类,在内容上有将古代圣人神秘化的倾向。谶纬之学作为一种迷信学说,成为当时统治者间权力斗争和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
二?? 简答题
1 兼相爱? 交相利
“兼爱”思想是墨子的代表思想,面对当时的社会混乱状况,墨子主张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并指出社会混乱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区别,相互疏远甚至相互侵害,不能视作一个整体所至,只有“以兼易别”,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的兼爱状态,才能彻底根除当时的社会弊病。兼爱也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无差别的相互爱护,这一点很不同于儒家的由亲及疏的“仁爱”思想。墨子提倡兼爱,但不是一种盲目乐观的主张,墨子的兼爱是以“交相利”为论证基础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是故,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这种在交相利基础上的兼爱思想也大致反映了墨家作为当时小手工业者的代表在政治上的诉求,只有相互爱护,相互帮扶,每个人才能很好的生存下来。
2 虚壹而静
出自《荀子 解蔽》。荀子所主张的认识上的方法论,他针对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这样的弊端,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荀子所谓“虚”,指的是不以已经获得的知识来妨碍再去接受新的知识;“壹”指的是思想专一,人只有在思想专一时时才能有效获得某种知识,但在同一时段里接受不同的知识时既要做到心志专一,同时又不能造成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论与编码试卷G.doc
- 体育心理学实验指导(修改).doc
- 信阳毛尖营销策划书.doc
- 倒车雷达喇叭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法.doc
- 储罐质量保证措施.doc
- 假牙种植牙结构种植体系统种植牙常用材料.doc
- 光伏电气盘柜二次回路接线及试验记录.doc
- 光电子器件考试.doc
- 光伏建筑一体化复习要点1.docx
- 党建创新工程若干重大举措试卷与答案.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