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主体道性德素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docVIP

《培养高中生主体道性德素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养高中生主体道性德素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培养高中生主体性道德素质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 ? 桂阳三中课题组 ?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自筹经费课题 课题批准号:XJK01CJ028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主持人: 朱淑军 中学高级教师 主要研究成员: 王友财 王桂松 邓小红李佑明 朱胜明 尹友强 卢勇 吴耀祖 蒋冠春 ,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关键词:道德素质 主体性 德育模式 1.“美德装”模式。一般是由成人先从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中突出重要的道德规范,由成人教给学生,通过一次次循环加深,最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种模式重视道德内容的传授与灌输,但把学生置于被动性地接受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2.“道德价值澄清”模式。这种模式认为,现代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其价值观念陷入了混乱境地,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帮助他们澄清价值观念的混乱,使其获得明晰的价值观念。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强调道德价值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道德价值的判断和评价能力的训练,其不足之处是否认有普遍的道德内容的传授。 3.“认知发展”模式。柯尔伯格指出:“这种方法之所以是认知的,是由于它认识到,道德教育尤如理智教育一样,是以刺激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从事积极的思维为基础的。它之所以是发展的,是因为它认识到,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各个阶段的发展。”这种模式是把重点放在促进道德思维能力上,忽视道德内容的传授。 主体性道德素质培养模式不仅注重德育形式,而且也注重德育内容,认为内容依附于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社会里,强调一元化的价值观和共同的道德准则。借鉴“美德装”模式,“道德价值澄清”和“认知发展”模式的优点,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传授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又可以把其它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最终通过主体内化达到自主道德认识素质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重视道德养成中高中生的主体性,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道德品质,正是对这种科学理论的运用。 (二)主体发展性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是发展的人,是整体的人,是主体的人。教育活动中倡导主体性,首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关注受教育者个性的自由发展,再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素养。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本身有一种逐渐提高需要层次,最终自我实现的本能倾向,对落后者而言,我们应当努力促使他们的需要层次逐级提高,而不是拿着社会规范去匡正他们。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主体性德育模式就是为了实行当代高中生的发展需求。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其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研究的目的、内容 (一)研究目的 1.把提高高中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德育研究和德育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一套提高高中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德育评价机制,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了解与掌握现代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我校德育成功案例,探索提高高中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德育模式。 3.更新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念,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水平。 运用主体性教育思想,培养高中生主体性道德素质,改变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念,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强化高中生主体意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探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效率的新途径。 (二)研究内容 1.对德育对象的研究:开展对我校高中学生身心特点的调查研究,分析我校学生的成长历程,归纳当代高中生具有的共同特征和德育现状。 2.探究提高高中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评价机制。 3.高中学生自我教育及其主体性道德素质的研究 探索学生自主、自理及自我教育在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共青团工作与学生社团运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使团委、学生会真正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力量;结合学生社团的建设,使学生社团成为学校德育的一种载体; 4.培养高中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教师德育行动研究

文档评论(0)

knb7332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