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基本原理杨正汉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横向磁化矢量的衰减是由于质子失相位 质子失相位的原因 质子小磁场的相互作用造成磁场不均匀(随机)--真正的T2弛豫 主磁场的不均匀(恒定),后者是造成质子失相位的主要原因 1+2产生的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实际上为T2*弛豫 180度复相脉冲可以抵消主磁场恒定不均匀造成的信号衰减,从而获得真正的T2弛豫图像 180度脉冲可使因主磁场恒定不均匀造成失相质子的相位重聚,产生自旋回波 3 1 2 4 1 2 3 4 1 2 3 4 2 3 1 4 90度脉冲 180度脉冲 复相脉冲的作用模拟 T2*与T2的差别 用180度复相脉冲采集回波(MR信号)的序列称为自旋回波序列(SE序列) 90 180 回波 回波 90 180 TE TR TE:回波时间TR:重复时间 SE序列结构 TR决定图像的T1成分 TE决定图像的T2成分 很长的TR--所有的组织T1完全弛豫-剔除图像的T1弛豫差别 很短的TE可基本剔除图像的T2成分 长TR(2000ms) 长TE(50ms) T2WI Mxy 100% 时间(ms) 选择合适长的TE获得最好的T2对比 合适长的TE T2对比 一般TE选择两种组织生物 T2值附近可获得最好的T2对比 短TR(200-500ms) 短TE(20ms) T1WI Mz 100% 时间(ms) T1对比 合适短的TR 选择合适短的TR获得最好的T1对比 一般TR选择两种组织生物 T1值附近可获得最好的T1对比 长TR (2000ms) 短TE(20ms) PD 短TR(200-500ms)、短TE(20ms) 长TR(2000ms)、长TE(50ms) 长TR (2000ms) 、短TE(20ms) T1WI T2WI PD T1WI T2WI PD 总结一下MR成像的过程 把病人放进磁场 ? 人体被磁化产生纵向磁化矢量 发射射频脉冲? 人体内氢质子发生共振从而产生横向磁化矢量 关掉射频脉冲 ? 质子发生T1、T2弛豫(同时进行空间定位编码) 线圈采集人体发出的MR信号 ? 计算机处理(付立叶转换) ? 显示图像 T2加权成像(T2WI) T2值小 ? 横向磁化矢量减少快 ? 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小? MR信号低(黑) T2值大 ? 横向磁化矢量减少慢 ?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大? MR信号高(白) 水T2值约为1600毫秒 ? MR信号高 脑T2值约为100毫秒 ? MR信号低 反映组织横向弛豫的快慢! T2WI 平衡状态 90度激发后 采集信号时刻 脑 水 T1加权成像(T1WI) T1值越小 ? 纵向磁化矢量恢复越快 ?已经恢复的纵向磁化矢量大? MR信号强度越高(白) T1值越大 ?纵向磁化矢量恢复越慢 ?已经恢复的纵向磁化矢量小MR信号强度越低(黑) 脂肪的T1值约为250毫秒 ? MR信号高(白) 水的T1值约为3000毫秒 ? MR信号低(黑) 反映组织纵向弛豫的快慢! T1WI 脂 水 平衡状态 90 纵向弛豫 90 重要提示!!! 人体大多数病变的T1值、T2值均较相应的正常组织大,因而在T1WI上比正常组织“黑”,在T2WI上比正常组织“白”。 6、MRI的空间定位 MRI空间定位 X轴、Y轴、Z轴三维空间定位 层面层厚选择 频率编码 相位编码 由于地球磁场存在从赤道到南北极逐渐减弱的梯度 在地球上可根据所处位置的磁场强度来确定其位置 MRI的三维空间定位也通过三个梯度场强来实现 层面层厚选择 发射的射频脉冲不可能是单一频率 我们可以控制和调整射频脉冲的带宽 射频脉冲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带宽) CT的层面选择和层厚控制靠床位和准直器 层面层厚选择 第一个梯度场 1mHZ / cm 64-65mHZ层厚1cm 1mHZ / cm 64-64.5mHZ层厚0.5cm 2mHZ / cm 64-65mHZ层厚0.5cm 射频脉冲63.5-64.5 MHZ G0 射频脉冲64.5-65.5 MHZ G0 射频脉冲 63.75-64.25 MHZ G0 射频脉冲63.5-64.5 MHZ G0 梯度场强不变 射频带宽越宽层厚越厚 射频带宽不变 梯度场强越高层厚越薄 决定层厚的因素 梯度场强 射频带宽 调整射频脉冲的带宽、梯度场强的强度和位置,即可随意选择层面的位置和层厚 层面内的空间定位 体素(Voxel)-像素(Pixel) MR采集到的每一个信号均含有全层信息 必须进行层面内的空间定位编码才能把整个信息分配到各个像素 空间定位编码包括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 频率编码 频率编码依靠梯度磁场 带有不同频率的MR信号,通过付立叶转换可以区分 64mHZ 64mHZ 64mHZ 第二个梯度场 相位编码 相位编码还是依靠梯度磁场 第三个梯度场 相位编码 付立叶转换可区分不同相位的MR信号 付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