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聂亚莉 内 容 一、概述 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历史:从古代起人类就患有消化性溃疡。 12世纪以前就认识到中和胃酸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20世纪以后人们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幽门螺杆菌和质子泵抑制药的发现,成为侵蚀性食管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约10%。主要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溃疡。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分类: ? 一、抗酸药 ?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抗胆碱药 H2受体阻断药 质子泵抑制药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 三、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药 ?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一、抗酸药 二、胃酸分泌抑制药 1964年,以药物学家Black博士为首的研究小组,开始H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工作。 要得到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对抗消化性溃疡。 西咪替丁 第一个H2受体拮抗剂药物 1976年在英国率先上市 上市时20美元100粒 药学史上第一个每年的销售额超过 十亿美元的药物 药理作用 1.抑制胃酸分泌 西咪替丁阻断壁细胞上的H2 受体 →对基础胃酸分泌和夜间胃酸分泌抑制较强 →胃内酸度↓→胃蛋白酶活动↓→促进溃疡愈合 药理作用 2.免疫功能调节作用 组胺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所降低。 组胺作用于免疫活性细胞(特别是T细胞)H2 受体,使之产生一种组胺诱生的抑制因子(HSF),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西咪替丁阻断T细胞的H2受体,减少HSF的产生,活化T淋巴细胞,促进TL-2生成,增强NK细胞的活性,从而拮抗组胺的免疫抑制作用。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吸收迅速完全 分布:体内分布广,可经胎盘到达胎儿 体内。 代谢:肾排出,t1/2约2h。 临床应用 1.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疗程4-6周。 2.胃肠道出血:应激引起的胃肠粘膜糜烂出血 3.胃酸分泌过多症和反流性食管炎 4.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抗肿瘤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1 一般反应:头痛、头晕、幻觉,胃肠道(腹泻、便秘)。 2 血液系统:少数人有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3 抗雄激素作用(男 性病人可有乳腺增生,女性病人可发生溢乳症。 4 长期应用,停药可能出现反跳性胃酸分泌增多。 药物相互作用 西咪替丁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药物氧化途径,使肝药酶活性降低,使药物代谢减慢,药理作用和毒性增强 可抑制华法林、苯妥英钠、普萘洛尔、拉贝洛尔、奎尼丁、咖啡因、利多卡因、钙通道阻滞药、苯二氮卓类、磺酰脲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和乙醇等的代谢 第一代:西咪替丁 第二代:雷尼替丁 第三代:法莫替丁 雷尼替丁 抗酸作用是西米替丁的4-10倍,肝药酶抑制也小。 法莫替丁 抗酸作用是雷尼替丁的7-10倍,不抑制肝药酶,无抗雄性激素和促催乳素分泌的作用。 (二)M受体阻断药 非选择性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 抑制胃酸分泌:阻断胃壁细胞M3受体,抑制胃酸分泌;阻断乙酰胆碱对嗜铬样细胞(ELC)、G细胞上的M受体的激动作用,减少组胺和胃泌素的释放,间接减少胃酸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 由于副作用较多,较少使用,主要与其他药物组成复方。 选择性M1受体阻断剂:哌仑西平 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是口干、视物模糊、头痛等。 (三)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 (四)H+-K+-ATP酶抑制药 H+/K+-ATP酶分布胃壁细胞表层,排出氢、重吸收钾,向胃腔分泌高浓度胃酸,又被称为质子泵 质子泵抑制剂直接作用于分泌胃酸的最后共同通道的H+/K+-ATP酶,与兴奋胃酸分泌的类型、途径无关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性溃疡,作用强、选择性高,副作用小 1、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omeprazole) 2、第二代质子泵抑制药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 3、第三代质子泵抑制药 泮他拉唑(pantoprazole) 雷贝拉唑(rabeprazole) 自1983年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问世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地位已被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试验所确立 药动学特点 口服生物利用度:35% 弱碱性 1-3h达Cmax 血浆蛋白结合率:95% 代谢产物有活性 药效学特点 为前药,在酸性环境中活化 作用靶位呈高度选择性:壁细胞PP 只对分泌膜上的活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