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之表达巧技.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赏析之表达巧技

《古代诗歌赏析之表达技巧》导学案(理论指导) 【考点解析】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所谓鉴赏,实际就是对作品进行“品评”。鉴赏的前提是鉴别,而鉴别则是与阅读中的理解相关联的,离开了理解就无从鉴别: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的享受。鉴赏的目的是批评,批评也是—种审美活动,它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审美判断,评价作品的高下优劣得失,或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获得某种新的感受和认识。鉴赏与阅读,密不可分,可以说,鉴赏的每一内容无不以阅渎理解为基础;而阅读的每个环节,也无不可提到鉴赏的高度。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江苏高考要求)反问、设问、双关、互文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以抒情和描写为主)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乐景写哀等。 3、表现手法:对比、用典、衬托、联想、想象、抑扬、比兴、象征 、照应 、对比 、白描 一、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江苏)反问、设问、双关、互文、 (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 春》杜牧)(夸张)诗中的“千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比喻、夸张) 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反问)解说: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对偶) 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拟人)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拟人) 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拟人) 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反复) 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反复) 解说:“巴山夜雨”重复使用,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也含蓄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的寂寞相思之苦。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比喻、夸张、设问) 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设问、比喻、夸张)解说: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濛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比喻,即博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 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双关) 1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梅尧臣《陶者》)(对比) 解说: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对比、借代) 1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对比、对偶) 解说: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18、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借代) 解说: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19、“终岁不闻丝竹声”、“ 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借代) 解说:诗中分别以“丝竹”代音乐 ,以“鞍马”代客人,以“杜康”代酒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双关) 解说:“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其他如以“丝”(思)、“枝”(知)、“藕”(偶)、“莲”(怜)谐音,都是此类。 21、“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拟人) 解说: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

文档评论(0)

yd3272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