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PCB设计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 第三讲 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 第三讲 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 第三讲 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 第三讲 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PCB设计 PCB PCB(Printing Circuit Board)材料: 印刷线路板,是由覆铜层压板制成,常用的覆铜层压板是覆铜酚醛纸质层压板、覆铜环氧纸质层压板,覆铜环氧玻璃层压板、覆铜环氧酚醛玻璃布层压板,覆铜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层压板和多层板用环氧玻璃布等。环氧树脂与铜箔有很好的粘合力,且用环氧树脂做成的板子可以在260℃的锡炉中不起泡,也不容易受潮,故此种材料制作成的PCB应用较多。超高频的PCB最好使用覆铜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层压板。在要求阻燃的PCB中也加入了一些阻燃树脂材料。 PCB板层 以四层板为例: silk screen (Top overlay): 丝印层 solder Mask (Top/Bottom): 阻焊层 Paste Mask (Top/Bottom): 锡膏层 Top:顶层是元件层 Bottom:底层是焊接层 Drill Guide(Drill Drawing):钻孔层 Keep out layer:禁止布线层,用于设置PCB边缘 PCB板层 Mechanical Layer:机械层用于放置电路板尺寸 Multi Layer: 穿透层 Vcc Layer:中间电源层 Gnd Layer: 中间地层 PCB的各种钻孔 PCB有非镀铜孔(NPTH)、镀铜孔(PTH)、过孔(VIA)、埋孔(Buried)、盲孔(Blind)等。 PCB的各种钻孔 镀通孔(PTH):孔壁镀覆金属来连接中间层和外层导电图形的孔. 非镀通孔(NPTH):孔壁不镀覆金属来机械安装和机械固定组件的孔.(如螺丝孔) 导通孔(VIA):用于PCB不用层之间的电气连接,(如盲孔和埋孔),不能插装组件引脚或其他增强材料的镀通孔. 盲孔(Buried) :用于多层PCB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电气连接. 埋孔(Blind) :用于多层PCB内层和内层之间的电器连接. PCB的尺寸单位 PCB中有两种单位:分别为英制(Imperial)和公制(Metric) 各单位的换算如下: 1米(m)=3.28英尺 1英尺=12英寸(inch) 1英寸=1000密尔(mil)=2.54cm 1mm=39.37mil≈40mil 1mil=0.0254mm 1um=39.37微英寸(mill) PCB的尺寸单位 1盎司=35微米(um) 此单位表示铜箔的厚度 2.此单位也可表示TV和Monitor的尺寸 例如对于37英寸、42英寸的TV,其尺寸是指TV对角线的长度,可表示为: PCB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是铜箔线与铜箔线(Track to Track)、过孔与铜箔线(Via to Track) 过孔与过孔(Via toVia)、铜箔线与焊盘(Track to Pad)、 焊盘与焊盘(Pad toPad)、过孔与焊盘(Via to Pan)等之间的最小距离(clearance). PCB高频电路布线 1.合理选择PCB层数。用中间的电源层(vcc layer)和地层(Gnd layer)可以起到屏蔽作用,有效降低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也可大大缩短布线的长度,减少信号间的交叉干扰。 2.走线方式。必须按照45°的拐角方式,不要用90°的拐角。如图: PCB高频电路布线 3.层间布线方向。应该互相垂直,顶层是水平方向,则底层为垂直方向,可以减少信号间的干扰。 4.包地。对重要的信号进行包地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该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也可以多干扰信号进行包地,使其不能干扰其他信号。 5.加去藕电容。在IC的电源端加去藕电容。 6.高频扼流。当有数字地和模拟地等公共接地时,要在它们之间加高频扼流器件,一般可以用中心孔穿有导线的高频铁氧体磁珠。 PCB高频电路布线 7.铺铜。增加接地的面积也可减小信号的干扰。 8.走线长度。走线长度越短越好,特别是两根线平行时。 特殊元件的布线 1.高频元件:高频元件之间的连线越短越好,设法减小连线的分布参数和相互之间的电干扰,容易干扰的元器件不能距离太近。 2.具有高电位差的元件:应加大具有高电位差元器件和连线之间的距离,以免出现意外短路损坏元器件。为避免爬电现象的发生,一般要求2000V电位差之间的铜箔线距离应大于2mm。 3.重量大的元件:重量过重的元器件应该有支架固定。 4.发热与热敏元件:注意发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电工材料.ppt
- 第三章第一节 醇、酚(新).ppt
- 第三章第三节-健康测量评价.ppt
- 第三章第二节 消费税.ppt
- 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pptx
- 第三章第一二节导数概念求导法则.ppt
- 第三章职业环境与健康.ppt
- 第三章第四节客舱服务规范.ppt
-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上的吸附好.ppt
-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doc
- 2025年中国搬运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塑料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橱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滑石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泥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环氧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大型塑料挤出吹塑中空成型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水泥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啤酒灌装线滚子输送链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