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德的一生 第三小组 组长: 组员: 康德 -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逝世。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学说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哲学,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的诸多流派,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人物简介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的一个马鞍匠家庭,家人都是虔诚的新教徒; 174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哲学,1745年毕业; 从1746年起康德去一个乡间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四年; 1755年 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 1786年升任哥尼斯堡大学校长; 1797年辞去大学教职; 1804年2月12日病逝。 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科恩科学院和意大利托斯卡那科学院院士。康德终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 主要思想 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康德审美四契机 第一契机,无利害的愉悦,认为“鉴赏判断是审美的”,而“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 第二契机,无概念的普遍性,认为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指的是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 第四契机,无概念的必然性,认为一切审美的判断,如果它是审美的话,都必然有一种共通感。 康德生活 康德的业余生活很丰富,他喜欢打牌,经常去看戏剧或听音乐会。 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他每天早上5时准时起床,喝一杯茶,吸一袋烟。他每天都邀请各界朋友一起讨论政治和哲学,午餐是他一天中最大的享受,他不愿意一个人单独用餐,认为一个人吃饭更消耗精力,因为孤单一人用膳,头脑就得不到休息。而如果用餐时同朋友们边吃边聊可以使人不再想其他的事,使人身心快乐。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茶、写作、讲学、进餐、散步,都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完成的,如每天下午3时是他散步的时间,风雨无阻。据说一个又一个思想火花就是在他一成不变的散步中诞生的。 因为伏案工作时间太长,康德想出好办法增加运动量:他把最常用的书放在离自己最远的椅子上,这样,他要查书就必须起身去取,等于运动. 康德有很严重的“疑病症”,认为空气中充满了细菌。极端注重养生的他一生没生过大病,所以基本拒绝吃药,只吃老友给他开的一种保健药片。一吃,就是几十年不变。 著名的散步 康德的散步被称为“著名的散步”。他每天3点半准时出门,教堂钟声随着他迈步出门响起。当地居民多以康德出现来对表。康德散步的路程也十分固定,永远沿着小菩提树路散步,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康德去世后,该路被市政府命名为“哲学家之路”。 康德散步,规则良多。他永远穿着灰大衣,手里提一根手杖。他散步时只用鼻子呼吸,因为他深信张嘴会让风湿病从口而入。 康德认为散步使人感官彻底开放,神游四方。但是,他散步时拒绝与人交谈,认为一开口就会打乱自己散步的节奏。与爱因斯坦相反,康德从不携友散步。他认为这会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调整步幅和步速配合朋友,这样他就会出汗。这位德国启蒙大师认为人的体液里含有大量营养。绝不能轻易流失。 “如果当地居民,谁家的表走得不准了,那么需要做的只是蹲点到康德家门口调时间,因为每天下午4点康德会准时出门散步,其准确度相当于今天新闻联播前的表为您报时。这一规则行为直到卢梭《爱弥儿》的出版,作为卢梭超级粉丝的康德,对《爱弥儿》爱不释手,以至于忘记散步。那天下午4点,教堂的钟敲响一如往常,可康德还未现身,柯尼斯堡镇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为教堂的钟竟然坏掉了!” 康德逝世后,消息传出,哥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来与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告别。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在康德的墓前鲜花终年不断,因为哥尼斯堡即加里宁格勒的年轻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结婚时都要带上一束花放在康德墓前,人们经常能看到,扎着鲜花的彩车载着新娘新郎在去婚礼的路上绕道来看望康德。 感谢您的关注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