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诗词之美笔记

《尚书》(书经):诗言志 《诗经.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周朝那些各诸侯国民间的,大多是无名的诗人的作品;国风代表着周朝十五国各国的民间歌谣,反映各地的民情风俗 雅颂:有关政府的歌诗,宫廷中任职的大臣,大夫所做的诗。颂: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有政治意味;雅:雅正,同样是表示政治的歌诗 夭夭:少,好之貌,年轻、美好的样子; 百工:社会上各种职业的总称; 国子:世族卿大夫的子弟; 中国古文中的“志”,非泛指,而是儒家所说的“志”,即“士当以天下为己任” 五胡乱华: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部落联盟趁中原王朝衰弱,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 词的产生背景:歌台舞榭(饮宴场所),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先有音乐然后按乐调填写(雅乐:由国家制定的,在宗庙、朝堂演奏的音乐,庄严肃穆;清乐: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宴乐:以南北朝时期的清乐为主,又结合了隋唐时期的胡乐,宗教的法曲得以形成宴(燕)乐,隋唐时期的音乐,流行于民间,市井之中) 市井俗曲的特点:文辞低俗,错字百出,人们忽视其价值,故无人整理,无人刊刻流传 赵崇祚编《花间集》,其为五代十国时编撰的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第一部词集,绝大部分描写的是美女和爱情,收录晚唐至五代18位词人作品,且都为男性,共500首,分10卷。第一首为《菩萨蛮.温庭筠》,这是词牌名,音乐曲调的名字,不是词的名字;欧阳炯给花间集写了一篇序文;西园:三国时建安七子等诗人文士饮酒、宴乐‘聚会之地; 过门儿: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 “山”可以代表的事物:山眉;枕头;山屏(屏风),古人的屏风放在枕头边上,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床头板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赞美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老婆庄姜夫人的诗(诗三百里面最美的女子),褧:外面穿的罩袍 弄妆梳洗迟中“弄”的意思为:赏弄,观赏的意思;贴:熨帖;贴绣 《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编著的;王实甫(元)《西厢记》;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韦庄,字端己,韦应物四代孙,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被称为小词的原因:小词不是言志,不是载道的 女子以美女自比,是自己的容貌和衣服保持清洁美好,代表对于美好品格的追求,这一行为沿袭了屈原的传统 传说犀角中心若有一条白线直透贯穿就可以“通灵”,李商隐曾有诗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菩萨蛮》,唐代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温庭筠写了14首菩萨蛮,都是写美女,这14首之间并无联系,不能编成一个系列。 张惠言,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武进(今江苏常州)人 王国维,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盐官镇人 南唐词和《花间集》词的风格完全不同,花间集没收录南唐词是因为南唐晚,年代不相及,交通不便利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礼记.中庸》 饶宗颐评冯正中(冯延巳/嗣,他父亲叫冯令頵):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冯延巳生来不幸,生在不幸的时代,不幸的地方,不幸的家庭 南唐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字正伦,小字彭奴),中主李璟(字伯玉),后主李煜 《鹊踏枝》,词牌名,又名《蝶恋花》、《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一晌:短暂的意思,很短的时间;长久的意思 伶工旧指乐师或演员 摊破:亦称“添字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添字”“摊破”之名。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此调五代和凝词称《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山花子》调虽字数与和凝词相同,但为仄韵,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词体。(907年-925年),五代政权之一,王建所建,定都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二主,共十八年。 叶嘉莹的诗:1. 2. 3. 4. 5. 6. 7. 8. 9. 10. 臻师:和尚,法师 李渔《笠翁对韵》 《诗品》南朝梁钟嵘撰 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独体单音的文字,可以形成对偶语言形式;单音四声;破音字(读音根据意思不同而不同) 入声:汉语四声之一。其声短促,一发即收。吴语、闽语、粤语、赣语、湘语、徽语、晋语、江淮官话有入声。普通话中已无入声,中古入声分别读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明真空 《篇韵贯珠集·玉钥匙歌诀》:“入声短促急收藏。” 张涤华 《略谈旧体诗的格律》:“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喻世长 《谈谈声调问题》:“汉语北方话大多数是四个调类:平声分阴、阳两类,上、去各一类,入声的调类已合并到其他调类中去了。”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