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工程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催化剂工程设计论文

催化剂工程进展评述 杨 闯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2200) 摘要:催化剂工程是一门比较前言的新学科,在推动化学产业及其他工业产业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基于工业催化剂的生产制造、评价测试、设计开发和操作使用上,它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随着现代物理手段和电子计算机的介入,已经取得了新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该学科,促进催化剂在工业中应用,有必要研究其当前的的发展状况。 关键字:催化剂工程;评价测试;设计开发;操作使用;工业催化剂 The Reviewed of Catalyst Engineering Progress Yang Chua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2200,China) AbstractKey words: 图1 高硅钠型分子筛合成工艺流程 Fig.1 High silica sodium type molecular sieve synthesis process 图2 浸渍型水蒸气转化镍催化剂生产流程 Fig.2 Nickel immersion type steam reforming catalyst in the manufacture process 乙炔制醋酸乙烯的错酸锌(或活性炭),石油化工生产中所用的铂/氧化铝重整催化剂,合成氨一炼油工艺中应用广泛的浸渍型镍系水蒸气转化催化剂等等,通常使用浸渍法;固体磷酸催化剂,转化吸收型锌锰系脱硫催化剂等等,通常使用混合法;用于氨合成的熔铁催化剂,烃类加氢及费-托合成烃催化剂,骨架铜催化剂等等,通常使用热熔法;新型的AgBr/Ag2WO4复合光催化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ClO2催化剂等,通常使用离子交换法[4]。 图3 骨架镍催化剂生产流程 Fig.3 Skeleton nickel catalyst in the manufacture process 催化剂的成型是制备催化剂的重要程序,成型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成型前物料的物理性质和成型后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加工不同形状和性质的催化剂,有不同的成型设备和成型方法。通常使用的方法包括压片成型、挤条成型、油中成型、喷雾成型和转动成型等[3,4]。 近年来,以催化剂制备方法为核心的催化剂技术正不断发展着,并产生了一些与传统制备方法不同的新方法和技术。 随着新型无机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与催化剂的结合在固体催化剂的制备上已经得到了关注。比如纯铜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将这种超细铜粒子用作催化剂,将对气固相反应表面结合能的增大有重要影响[5-6]。还有凝胶法和微乳化技术在某些超细微粒的新型催化剂也得到了发展。比如,凝胶法制取特种陶瓷PbTiO3的超细粉末前驱体所需的TiO2与PbO粉,微乳化技术[7]制备氧化硅负载的高活性铑催化剂。其他的新方法还有气相沉积法[8],膜分离技术与催化反应结合的膜催化剂[9,10]和化学镀等。 图4 微乳化技术制备Rh/SiO2催化剂流程 Fig.4 Micro-emulsion technology preparation of Rh/SiO2 catalyst 图5膜催化剂原理示意图 Fig.5 Membrane catalyst principle 2、催化剂性能的评价、测试和表征 一般而言,衡量一个工业催化剂的质量与效率,集中起来是活性、选择性和使用寿命这三项综合指标。与这三项指标相关,还要从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抗毒性、几何物理性质、宏观和微观的物理结构、经济性能等各方面来综合地衡量。工业催化剂的评价是指对催化剂的化学性质的考察和定量描述;测试则常侧重于对工业催化剂物理性质(宏观和微观)的测定;而表征则着眼于从综合的角度研讨工业催化剂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物理化学性质诸性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2.1催化剂活性的测定 催化剂活性的测定主要有流动法和静态法两类方法,在工业上常以转化率来描述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评价实验与动力学实验虽然目的不同,但两者的实验设备、装置和流程一般基本相同。在催化剂评价实验中,只需改变催化剂而不改变实验条件。因此,为了得到研究催化活性的研究模型,常以催化反应动力学作为工具。在得到动力学数学模型时,主要涉及到各种实验反应器,如常用的微分反应器、积分反应器和无梯度反应器等[11-14]。 表1几种实验室反应器性能比较[6] Table 1 Compare of several labor reactor performance 近年来,催化剂评价和动力学设备开发研究又有突破。比如催化剂的反应系统,评价装置与物化测试手段联合应用等,例如微色谱技术与热天平、差热、红外吸收光谱等的联合使用。 2、2催化剂的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