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分子化学试卷答案
《高分子化学》课程试题答案
试题编号: 04 (A )
课程代号: 2040301 课程学时: 56
一、基本概念题(共15分,每题3分)
⒈ 体型缩聚的凝胶点:体型缩聚中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或称临界反应程度,记作Pc 。
⒉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引发剂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但初级自由基不一定都能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用于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的百分率,称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记作f,(f <1=。
⒊ 向大分子转移常数:链自由基可能向已形成的大分子发生转移反应。转移结果,链自由基形成一个大分子,而原来的大分子变为一个链自由基。,它表征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速率常数与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⒋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大分子的方式如同连锁聚合那样是通过单体反复加成而进行的,而动力学过程如同缩聚那样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聚合物的结构酷似缩聚物。
⒌ 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聚合物的扩链、嵌段、交联和接枝使聚合物聚合度增大,称为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
二、(共10分,每错一处扣1分)选择正确答案填入( )中。
1.(本题1分)某工厂用PVC为原料制品时,从经济效果考虑,他们决定用( )聚合方法。
本体聚合法生产的PVC 悬浮聚合法生产的PVC
乳液聚合法生产的PVC 溶液聚合法生产的PVC
为了提高棉织物的防蛀和防腐能力,可以采用烯单体与棉纤维辐射技术或化学引发接枝的方法,最有效的单体是( )
CH2=CH-COOH ⑵ CH2=CH-COOCH3
⑶ CH2=CH-CN ⑷ CH2=CH-OCOCH3
⒊ (本题1分)在乙酸乙烯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加入少量苯乙烯,会发生( ⑵ )
⑴ 聚合反应加速; ⑵ 聚合反应停止;
⑶ 相对分子量降低; ⑷ 相对分子量增加。
⒋ (4分)丙烯酸单体在85℃下采用K2S2O8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引发聚合,可制得的产品。若要制得的产品,在聚合配方和工艺上可采取( ⑴ ⑵ ⑶ ⑷ )手段。
⑴ 加入水溶液性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⑵ 增加水的用量,降低单体浓度;
⑶ 增加引发剂的用量 ⑷ 提高聚合温度。
⒌ (1分)为了改进聚乙烯(PE)的粘接性能,需加入第二单体( ⑷ )
⑴ CH2=CH-COOH ⑵ CH2=CH-COOCH3
⑶ CH2=CH-CN ⑷ CH2=CH-OCOCH3
⒍ (1分)聚合物聚合度不变的化学反应是( ⑴ )
⑴ 聚醋酸乙烯醇解 ⑵ 聚氨基甲酸酯预聚体扩链
⑶ 环氧树脂固化 ⑷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解聚
⒎ (1分)聚合物聚合度变小的化学反应是( ⑷ )
⑴ 聚醋酸乙烯醇解 ⑵ 纤维素硝化
⑶ 环氧树脂固化 ⑷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解散聚
三、计算题(共40 分,根据题目要求,计算下列各题)
⒈(本题9分)何谓一次投料法?在高聚物生产中,共聚物组成是一个重要的生产指标,为了能得到共聚物组成比较均一的共聚物,下述那种共聚体系适用一次投料法?并说明原因?
(2分)一次投料法:
两种单体M1,M2共聚, r11,r21, 而所需的共聚物组成又与恒比共聚点的组成相接近时,那就可以将两种单体按恒比共聚点的组成将两单体混合配料一次投入反应器,控制一定的转化率,结束反应。
⑴ (1分)氯乙烯(M1)和醋酸乙烯(M2) 共聚;r1=1.68 ,r2=0.23,要求共聚物中氯乙烯单体单元的含量为72wt%。
.
因:r1=1.681 ,r2=0.231不符合 r11,r21,的条件,所以不能用一次投料法。
⑵ (3分)苯乙烯(M1)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M2)共聚;r1=0.30 ,r2=0.35要求共聚物中苯乙烯单体单元含量为45wt%。
因r1=0.30 ,r2=0.35 r11,r21,的条件,该共聚体系属非理想恒比共聚体系,恒比共聚点的组成是:
所要求的共聚物中苯乙烯单体单元含量为:
与恒比共聚点的组成相接近,因此,该共聚体系可以采用一次投料法。
⑶ (3分)丁二烯(M1)和异戊二烯(M2)共聚:r1=0.75 ,r2=0.85,要求共聚物中丁二烯单体单元含量为81wt%
因r1=0.75 , r2=0.85,符合 r11,r21,的条件,该共聚体系属非理想恒比共聚体系,恒比共聚点的组成是:
所要求的共聚物中丁二烯单体单元含量为:
与恒比共聚点的组成相差较多,因此,该共聚体系不能采用一次投料法。
⒉ (11分)多少摩尔的苯甲酸加到等摩尔的己二酸和己二胺中,能使聚酰胺-66的相对分子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培训.pptx VIP
- 铁矿选矿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doc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四).pdf VIP
-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学习通超星尔雅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企业竞争战略培训课件PPT.pptx VIP
-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邦普宜化配套原料及磷酸铁(重新报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复习课件(共20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