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18个文言虚词归类速记
高考18个文言虚词归类速记
关于高考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使句子结构完整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今汉语中,差别最大的不是实词,而是虚词。“之乎者也”已成为文言文最显著的特色,甚至成了文言文的代称。可见,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文言虚词数量远不如实词多,但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高,语法作用大,用法相当复杂且非常灵活。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
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差异较大。现代汉语虚词一般就当虚词用,而文言虚词由于是从实词演化而来,所以大部分虚词都有实词的含义,所谓“虚词不虚”。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文言虚词常见用法
而
(一)连词。可链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或“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7.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④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表方位。可译为:以。
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
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二)代词
1.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
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③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④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
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四)音节助词。不译。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五)语气词。用在句尾,可译为:啊、吧。
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注:【若敖鬼馁: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六)通“耐”、“能”,可译为:能够、才能。
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七)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④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分子物理第一-二章作业解答(class).doc
- 高分子科学的近期发展趋势与若干前沿.doc
- 高分子物理小论文.doc
- 高分子物理习题.doc
- 高分子院士.doc
- 高危儿童管理工作常规.doc
-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doc
- 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对航空无线电中波导航台站有源干扰的....doc
- 高压交流断路器参数选用导则.doc
- 高危药品、相似药品、易跌倒药品.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