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效率与市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章效率与市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学习的功能 1、获得知识的功能 2、发展智力的功能 3、思想教育的功能 4、增强体质的功能 第二章 效率与市场 ● 第一节 资源配置 ● 第二节 资源配置效率 ● 第三节 市场与效率供给 ● 第四节 市场失败 第一节 资源配置 一、资源的稀缺性 二、资源配置的内涵 三、资源配置机制 一、资源的稀缺性 稀缺性成为一种限制性约束,才需要理性选择。我们把既有限又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称为相对稀缺的资源。 人类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相对稀缺性的矛盾,迫使人们不得不对已有的资源在各种用途之间作出配置的选择(是否配置,配置多少),以使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得到最佳组合和利用,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优化资源配置。 二、资源配置的内涵 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对资源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   资源配置不仅仅是在不同类产品之间进行配置,而且会涉及在今天和明天之间进行配置。 三、资源配置机制 (一)资源配置机制由四个主要“部件”组成 (二)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机制 1.市场机制 在整理分散信息方面,比人们精心设计的任何机制更有效。  2.非市场机制 一般的观点是,非市场机制的功能主要在于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第二节 资源配置效率 一、效率的含义 二、帕累托改善 三、交换效率 四、生产效率 五、综合效率 一、效率的含义  经济学界对效率的理解分歧比较大,通常认为,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效率概念是一种不可测定的概念,从交易来看,达成“一致性”,“效率”就达成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效率在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制度的效率在于能否解决搭便车行为,激励问题。用更通俗的话来说,效率是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货畅其通”。 概念:指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满足人类需要的状况。 二、帕累托改善 (Pareto improvement) 是指在一部分人福利得以改善的同时并没有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状况变坏时的一种资源配置变动。 三、交换效率 边际替代率MRS(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对消费者而言一种商品(L)的边际效用与另一种商品(K)的边际效用之比,即: 边际替代率反映出以一种商品L替代另一种商品K后对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 交换效率的图示。 交换效率是指所进行的交换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新增加的交换都不可能在一方获益的同时不使交换的另一方受损。 交换效率实现的条件:在交换效率状态下所有个人对于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用等式表示为: 市场效率---合同曲线或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 。 市场效率:多个可能的帕累托效率点 四、生产效率 是指实现了这样一种生产组合,在这种组合下,不可能不减少一种产品的产出而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出。图示 边际转换率MRT(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用等式表示即为:MRT=ΔW/ΔB 生产效率的实现条件:在生产效率状态下任何生产要素对于所生产的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都相等。用等式表示即为: MRTLW=MRTLB 四、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的判断: 1、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缘内的生产组合,不产生生产效率。 2、所有有效率配置的生产组合都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3、并不能由(2)判断出,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种生产组合会比在同一条生产可能性边缘曲线上的其他生产组合更有配置效率。 4、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所有生产组合并非都必然比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生产组合更有效率。 五、综合效率 综合效率是指在生产效率和交换效率同时实现的基础上实现的效率。 综合效率的图示 综合效率实现条件: 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必须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即: MRSWB = MRTLB ( = MRTLW) 案例分析:菜农与种稻者的竞争 第三节 市场与效率供给 一、“经济人”假说 二、市场机制 三、私人商品的效率产量 四、公共商品效率供给的理论分析 五、公共商品的效率供给 一、“经济人”假说 “经济人”假说,是指这样一个命题,即:每个人都是利已的,其行为动机都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 “经济人”的行为虽然是利己的,但对社会财富的增加具有积极作用: A、能够带来资源的有效配置;B、能够积累起足够的资本量以推动经济发展。 (1)“当每个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象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共的最好福利”。 (2)“在这个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里” A.资源在物品的生产上可以达到有效的配置; B.每个人都可以按其劳动得到公平的报酬; C.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可以被自动熨平。 (3)“政府对于经济生活的任何干预都不会使这个

文档评论(0)

803322f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