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4课题稿.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亚:日本 西亚:阿拉伯 优雅美丽的和服是根据唐王朝的妇女服饰改良而来 统 一 过 程 (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阿拉伯国家 耶路撒冷 初中历史 九上 大食:是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2009年统计,全世界68亿人口中,穆斯林约有15.7 亿。 伊斯兰教 扩张旗号 有利传播 分裂 统一 扩张 分裂 多神教 (创立伊斯兰教) 一神教 伊斯兰教的传播 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教关系 初中历史 九上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原因 上层民众反抗 统治阶级内讧 大化改新 作用: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 标志: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日 本 东亚地区 阿拉伯国家 西亚地区 内因 外因 受隋唐先进制度影响 国家:分裂 统一 扩张 宗教:创立 传播 讲练结合二:下列是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 的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体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 ③出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① ② ③ ④ B、④ ③ ②① C、① ④ ③ ② D、④ ① ② ③ B * 初中历史 九上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初中历史 九上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初中历史 九上 大和 誉称 樱花之国 国旗 日章旗 国徽 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 国歌 《君之代》 国石 水晶 国花 樱花 菊花 国鸟 绿雉 现任天皇 明仁(年号“平成”) 1989年即位,日本人仍有用天皇年号记年的习惯。 皇后 美智子 婚前名:正田美智子,日本有婚后夫妻合为一姓的习惯,但多为女性改为夫姓。 旧名 倭国(《山海经》倭属燕,古代代称)、东洋、东灜、扶桑 国名由来 日本原来并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据《汉书》《后汉书》 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一 大化改新 (一) 日本的统一(教材24) (二) 大化改新 原因 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国际,中国隋唐制度非常先进。 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废除世袭贵族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 部民转变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 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政治 经济 中国隋唐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租庸调制 大化改新后的日本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作用: (1)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2)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3)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初中历史 九上 4.“大化改新”的作用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如何理解大化改新的意义: 恩格斯曾经指出:封建经济的基本关系,就是通过分封土地以取得一定的人身服役和贡赋。 日本改革后实行的班田收授制就是封建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以班田制取代部民制,就是以封建制取代奴隶制。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起来。 启示: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那么,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日本在仿效中国后取得大化改新的成功,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想?你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启示? 讲练结合一:下列关于日本历史的说法,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