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固井和完井 本章主要内容: ● 井身结构设计 ● 套管柱强度设计 ● 注水泥工艺技术 ● 钻开生产层技术 ● 完井方法及井底结构 第一节 井身结构设计 一、套管的类型 1. 表层套管 ☆ 用途:1)封隔地表浅水层及浅部疏松和 复杂地层,防止井漏。2)安装井口、悬挂和支 撑后续各层套管。 ☆下深:根据地表状况和地层压力特性确定。 2. 生产套管(油层套管) ☆ 用途:保护生产层,提供油气流动通道。 ☆下深:根据目的层位置及完井方式而定。 3. 技术套管(中间套管) ☆ 用途:封隔复杂地层,确保安全顺利钻井。 ☆下深:根据复杂层位和地层压力特性确定。 4. 尾管(衬管) 悬挂在上一层套管底部的套管,不延伸到井 口,可减小负荷和降低成本。深井超深井常用。 某井设计井深为 4400 m,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和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剖面如 图7-2。给定设计系数: Sb=0.036 ;Sg=0.04 ; Sk=0.06 ;Sf=0.03;△PA =12 MPa;△PN=18 MPa,试进行该井的井身结构设计。 解:由图上查得, ρpmax=2.04 g/cm3, Dpmax=4250 m. (1)确定中间套管下深初选点D21 由: ρf =ρpmax+Sb+ Sf + Sk ×Dpmax/ D21 试取D21=3400m并代入上式得: ρf =2.04+0.036+0.03+0.06 × 4250/3400=2.181 g/cm3 由破裂压力曲线上查得ρf3400=2.19 g/cm3, ρf ρf3400且相近。 取 D21=3400m。 (2)校核中间套管是否会被卡 由地层压力曲线上看出,钻进到深度D21=3400m时,遇到的最大地层压力就在3400m处。查得: ρp3400=1.57g/cm3,ρpmin=1.07g/cm3,Dmin=3050m。 由 △P=(ρpmax1+Sb -ρpmin)×Dmin×0.00981 △P=(1.57+0.036 - 1.07)×3050×0.00981=16.037 MPa 因 △P △PN =12MPa,故中间套管下深应浅于初选点。 由: 在地层压力曲线上查得对应 pper=1.435的深度为3200m。最后确定中间套管下深为D2=3200m。 (3)确定尾管下入深度初选点D31 由破裂压力曲线上查得: ρf3200=2.15g/cm3; 试取D31=3900m,代入上式算得:pper=2.011g/cm3;由地层压力曲线查 得ρp3900=1.94 pper=2.011 g/cm3 ,且相差不大,故确定初选点 D31=3900m。 (4)校核是否会卡尾管 计算压差: △P=(1.94+0.036 - 1.435)×3200×0.00981=16.98 MPa 因为△P △PA,故确定尾管下深为D3=D31=3900m。 (5)确定表层套管下深 D1 试取D1=850m,代入上式计算得: ρfE=1.737 g/cm3 。 由破裂压力曲线查得ρf850=1.74 g/cm3 , ρfE ρf850 ,且相近,故确定D1=850m。 最后设计结果: 1. 原则: (1)套管能顺利下入井眼内,并具有一定的环空间隙柱水泥。固井质量 要求最小环空间隙不能小于 9.5 mm(3/8 in),最好为19mm(3/4 in),且套 管直径越大,间隙应越大。 (2)钻头能够顺利通过上一层套管。 2. 经验配合关系 ★ 长期实践形成的经验配合关系(P 256,图7-3) ★ 国内常用的配合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