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板来自于 * 儒家是不是宗教? 14思政2班 宁明惠 1417020244 目录 1、问题的出现 2、作者的观点 3、对其观点的论证 4、结语 《儒家非宗教论纲》 1、问题的出现 近年来,宗教学界多有人将儒家认定为宗教;儒学内,也有人以儒教方式复兴儒家。但在我们中国传统观念中,儒家与宗教是无关系的。儒家是不是宗教,是多年来中国学术界聚讼纷争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关系到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重建中国人的价值体系,这个问题在当代显得尤为重要。宗教是“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行为活动和组织制度的体系。”儒家是否具有宗教的本质、具备宗教的要素、拥有宗教的功能? 2、作者的观点 本文从宗教的本质特征、宗教的组成要素、宗教的社会功能等三个方面阐明:儒家不是宗教,积极入世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无法替代超越出世以神为本的宗教信仰。儒家既缺乏真正的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也没有真正的与之相应的宗教思想、情感体验、行为活动和组织制度。它不是宗教,也无法发挥宗教应有的功能。 3、对其观点的论证 一、儒家是否具有宗教的本质和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 二、儒家是否具有“宗教情感体验”“行为 活动”和“组织制度体系”———宗教的另外三个要素 三、儒家是否具有宗教应有的功能 一、儒家是否具有宗教的本质和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 “宗教的本质特征,在于对神的信仰”,“宗教的思想观点、情感体验、行为活动、组织制度等各种要素,其核心和基础都是对神灵或上帝的信仰”。那么儒家信仰神灵或上帝(天)吗?表面看来,儒家也有自己的神灵学说。但我们知道,从存在论上说儒家都承认天的先性、本源性,都承认人的生命和人心人性(良知)皆源于天。但这“天”并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从先秦儒学开始,“天”的自然之义、义理之义便逐渐突显,到宋明理学,“天”已只是认识论的最高真理、价值论的最高标准,以及审美体验的最高原则。已完全不是超自然的主宰之天、人格之天,也就是说“天”已不是绝对超越者即绝对主体,不是位格化的神,也不是绝对超越的境界。 首先,儒家从原始宗教脱胎而来,对其“天”的思想的承继、扬弃有一嬗便的过程。“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和价值论的最高目标,它的实现与“天”的意志了不相干,更不用说受其支配和主宰了。其次,我们再来看第二个神灵学说:祖宗神灵学说。毋庸置 疑,祖宗崇拜是以鬼神存在为基础,相信祖灵有神通可以福佑子孙后代是祖宗崇拜的核心所在。众所周知,孔子对鬼神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并不明确肯定其存在,到了荀子,则明确否定鬼神的存在。最后,再看看以孔子为首的神灵学说。中原历朝祭孔主要把孔子等作为道德和人伦的导师和楷模加以追思缅怀,而且更多的是为“设教”的政治目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说:儒家既没有它自己真正信仰的神灵学说,更没有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祭天祀祖拜孔主要是为了现实的现世的需要,所有的祭祀活动主要目的却指向现实的伦理纲常。 二、儒家是否具有“宗教情感体验”“行为活动”和“组织制度体系”———宗教的另外三个要素 1、朱熹的《敬斋箴》常被当作儒家具有“宗教情感体验”的典型例证。但其持敬的直接目的,或说其情感体验所指向的对象是“三纲”、“九法”等现世的伦理纲常,不是与自己所信仰之“上帝”的交流融合而达到的超越自然与社会束缚局限而与永恒冥合的体验。其情感所归也不是一个“上帝”所昭示的彼岸世界。朱子的“天理”似乎带有先验、超越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本体性质,而实际是把现实社会的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提升为本体,其落脚点还在现世此岸而非来世与彼岸。朱子的思想观念与情感体验都不是指向来世的,整个儒家亦复如是。“严格讲来,儒家学说并非宗教:它阐发了某种对生活对宇宙的感情,很接近一种宗教的感情,但决不是宗教的感情。” 2、儒家又是否具有宗教行为活动与组织制度体系呢?儒家以其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伦理纲常(三纲五常)而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青睐,封建政府祭孔尊孔活动也愈来愈烈。 但所有这些组织体制和祭祀活动都是政府组织、政府行为,只是士大夫阶层和知识阶层的活动,根本没有遍及民间。祭祖活动倒是遍及民间,但其以家族为中心。既无相应的宗教理论思想,又不可能有统一的宗教组织和活动。各家祖先各家祭,各家祖先保各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并无真正信仰的神灵学系,它以清醒的、自觉的人文精神对待传统的原始宗教,保留了传统宗教中有利于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外在形式而抽出了其神学基础。儒家没有真正的神灵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也没有相应的宗教情感体验,儒家“宗教”活动大都是皇帝和极少数士大夫阶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