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构件截面抗弯刚度(EI)计算 在进行框架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时,现浇楼板、上有现浇叠合层的预制楼板和楼板虽无现浇叠合层但为拉开预制板板缝且有配筋的装配整体叠合梁,均可考虑梁的翼缘(楼板)作用。增大梁的惯性矩。此时框架梁的惯性矩可按下表取值。 2、荷载效应组合 通常多层框架的非地震作用组合,应考虑以下情况: (1)1.2х恒 + 1.4х风 (2)1.2х恒 + 1.4х活 (3)1.2х恒 + 1.4х0.9(活+风) (4)1.35х恒+1.4х0.7活 《荷载规范》规定,对于一般排架和多层框架结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可采用简化方法,即对所有可变荷载乘以一个确定的荷载组合系数,表达式如下: (2)柱的控制截面 框架柱的弯矩、剪力和轴力沿柱高是线性变化的,因此可取各层上、下梁边缘的柱端截面作为控制截面 。 3、最不利内力组合 (1)梁端截面:-Mmax、Vmax。 (2)梁跨内截面:+Mmax;若水平荷载引起的梁端弯矩不 大,可以简化取跨中截面。 (3)柱端截面: Nmax及其相应的M和V; Nmin及其相应的M和V; |Mmax|及其相应的N和V。 4、竖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影响 在民用建筑中,当活荷载为1.5~2.5KN/m2,与恒载及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相比,它产生的内力比较小,因此,可以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而采用与恒载相同的满布方式进行内力计算。为了安全,可以把框架梁的跨中弯矩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 《高层设计规程》中规定,当活荷载值大于4.0kN/m2时,应需考虑楼面活荷载最不利布置引起梁弯矩的增大。 5、梁端弯矩调幅 钢筋混凝土是弹塑性材料,在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在个别构件中,由于局部出现开裂或产生塑性铰后,会引起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在结构设计中,经常会利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因素,改变结构的破坏规律,使结构的破坏形式和规律,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同时利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因素,还可以使结构构件的配筋更合理。为此,在结构设计时,通常把按弹性静力计算得到的内力,做适当调整后再进行内力组合。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考虑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时允许对梁端弯矩调幅,降低负弯矩,减少配筋量。 对于现浇框架,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0.8~0.9。 对于装配整体式框架,支座弯矩调幅系数可采用0.7~0.8。 1)抗震设计时,四级框架柱的柱端弯矩设计值可直接取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外,柱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予以调整; 9度抗震设防的结构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下式: 式中: —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弯矩设计 值之和;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可按弹性分析的弯 矩比例进行分配; 6、框架柱端和梁端弯矩及剪力设计值 (1)柱端弯矩设计值 —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当抗震等级为一级且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二、三级分别取1.4、1.2和1.1; —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可根据实际配筋面积(计入受压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屋高范围内时,柱端弯矩设计值可直接乘以柱端弯矩放大系数。 2)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采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与增大系数1.5、1.25和1.15的乘积。 抗震设计的框架柱,框支柱端部截面的剪力设计值,一、二、三级时应按下式计算;四级时可直接取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 9度抗震设防的结构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下式: (2)柱端剪力设计值 式中: 柱上、下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柱上、下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可根据实际配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和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 —柱端剪力增大系数,一、二、三级分别取1.4、1.2和1.1; (3)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 一、二、三级框架角柱按上述规定调整后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再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ppt
- 江苏省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
- 江苏省计算机一级考试复习资料.doc
- 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08年)_secret.doc
- 江苏省姜堰市南苑学校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 江苏省教师网上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80分).doc
-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课件.ppt
- 江苏省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研究.doc
-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实验初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化学模拟考试卷三 上教版.doc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比较级和最高级》课件.pptx VIP
- 13、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3-2007.doc VIP
- 微信公众号外包方案.docx VIP
- 2008年修电脑1400张照片连接.docx VIP
- 抽水试验报告-1.docx
-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自动计算电子表格资料.xls VIP
- 方正证券-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光刻胶研究框架2.0,详解上游单体、树脂、光酸、光引发剂-220125.pdf VIP
- 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市场前景分析与投资建议报告.docx
- 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共青团入团团员必知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