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30分,每小题3分)[来源:学§科§网Z§X§X§K]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作揖(yī) 蠕动(rú) 角色(jiǎo) 谆谆告诫(hēng)
B. 侍候(cì) 创伤(chuàng) 衣钵(bō) 量体裁衣(liàng)
C. 纤细(qiān) 塑料(sù) 惆怅(cháng) 诲人不倦(huì)
D. 洁癖(pǐ) 檄文(xí) 遏制(è) 户枢不蠹(d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试题答案】
一、(30分)
1. D(A项中应为角色(jué)、谆谆告诫(zhūn),B项中应为侍候(shì)、创伤(chuāng),C项中应为纤细(xiān)、惆怅(chàng))
2. C(A项应为沧桑、宣泄,B项应为震撼、改弦更张,D项应为接茬儿、唉声叹气)
3. A(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等。浮浅,浅薄;强调空虚、浮躁,常用于人的作风、为人等。传诵,辗转传布诵读。传颂,辗转传布颂扬。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误解,理解得不正确)
4. B(虎踞龙盘,像虎蹲着,像龙盘着,形容地势险要。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5. C(A项“迎接世界杯”成为“舞台”,主宾搭配不当,可删去“迎接”。B项“传媒”与“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种属概念并列,不合逻辑。D项“关键因素是……”与“是由……造成的”连接,句式杂糅)
6. C(语言的简明连贯要求)
7. A(一些典故的记忆,以及一些依据陈述所作的推断)
8. C(“刑”在这里通“型”,意思是“作榜样”)
9. C(“之”分别为代词,这:助词,的。“而”分别为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
10. D(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形容词作动词,B项名词作状语,C项形容词使动用法)
二、(12分)
11. 不够生动活泼不够切实有力(或“空洞单薄”、“语言无味”)。将阅读心理上的嫌恶转化为视觉上的难看,更加富于形象性。[来源:Zxxk.Com]
12. 外国语言中坏的方面的堂皇进入,外国语言中于本国实际并不适用的方面的引进。
13. 明确概括一个角度,并根据这一角度稍加展开分析即可。(明确角度、简要分析,各2分)
参考角度:①句式;②修辞;③口语化。
三、(16分)
14. (1)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2)冠者五六人 咏而归
(3)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彼节者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5)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6)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评分标准: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若6小题全作,以前4题为准。
15. (1)C(是诗人洒水的声音使玩乐正酣儿童误以为天下雨了,而不是诗人“不小心淋湿了玩乐正酣的儿童”)
(2)“戏”字状写了诗人当时的百无聊赖,“误”字传递了孩子的天真童趣,两类形象两种心理在突发的状态中互为映衬,带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或“闲适与恬静”)。
四、(12分)
16. B(容,在这里的意思是“接纳”)
17. B(B项中,“为”都是介词,替。A项中,前“因”是介词,顺着、凭着;后“因”是连词,于是。C项中,前“以”是连词,用来;后“以”是介词,依据。D项中,前“于”表处所;后“于”表比较)
18. C(应是主人拒绝了扁鹊,没有延请他为孩子治病)
19. D(“贤明之士却只愿意隐居在民间”与原文意思不符)
五、(30分)
20. C E(C项中“打算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了”理解有误;E项中“与老校长的重逢还是让长大的男孩立刻想起那被没收的弹弓”与原文意思不符)
21. 要点:通过摹拟和想象来状写男孩在特定情境中的复杂心理;渲染了男孩内心思想斗争的激烈与繁复;也从侧面烘托了男孩单纯天真的少年本色。
(答对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22. 变异的社会误导男孩轻视校长的威严和要求,弹弓被没收的结果让男孩觉得自己软弱。但是男孩内心的是非意识又让他认同校长的教诲,认为接受校长的惩罚在情理之中。这样两种难以调和的影响让男孩在无所适从中感觉委屈。
(意思对即可)
23. 要点:有利于围绕“弹弓和校长”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生发思考(没收—归还);有利于从男孩的后续成长来思考弹弓事件在人物成长中的潜在影响(好孩子—本地名人);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招聘2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DB21∕T 3722.7-2025 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第7部分:高标准农田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docx VIP
- 偏差的公式:相对平均偏差(RAD)相对偏差(RD)标准偏差(SD).docx VIP
- 微创手术器械的检查与保养.pptx VIP
- 附着式抱杆组塔施工方案(外抱杆).doc VIP
- 陕22N1 供暖工程 替代陕09N1.docx
- 3.4.3 护理安全管理(二-1).doc VIP
- 《新方略》高考加油包(冲刺背诵版)(1)(1).docx VIP
- 《GBT1873-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容量法》.pdf
- 人工智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