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中国晚报发展的十点思考.doc

关于当前中国晚报发展的十点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当前中国晚报发展的十点思考

关于当前中国晚报发展的十点思考(2008-05-17 21:23:37) 顾龙(作者系新民晚报高级记者、上海新闻部负责人) ????中国晚报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报业市场中,是发展还是衰亡?   这个话题是从“晚报是早出还是晚出”引起的。因为全国目前有147家晚报,改为出早报的已有100多家。从“晚报晚出”的比例来看,中国晚报似乎在走下坡路。   但是,真理只有一个:晚报就是傍晚出版发行的报纸。请注意一个事实:在中国十来个主要的大都市里,晚报至今仍是下午发行,而且都是所在城市发行量名列首位的报纸。而改出“早报”的100多家晚报,原来都是由当地党报派生出来的,只是贴上“晚报”的标签,偏重于社会新闻、文体新闻的都市类报纸。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持续发展,中国的报业市场更加繁荣开放。尤其是各地党报的改革、各城市的都市报崛起,那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晚报”面临生存困难,纷纷改为“早出”,欲以此增加在市场竞争中的砝码。这种变化,不能证明中国晚报的衰亡,相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晚报正在健康地拓展市场,争夺空间。对于发行量居各大城市之首的“晚报现象”,正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年多前,笔者参加了首届中国晚报发展战略论坛;今年又从北到南,考察调研了中国目前主要的6家晚报,结合近期有75年历史的《新民晚报》改版,对中国晚报当前发展趋向作一点思考与分析。   一、晚报的优势在于出版时间差   晚报是随着城市的形成,在城市发展中应运而生的。   近代经济的发展,需要迅速的信息传播。1882年7月26日,上海英租界的电灯开始发光,这比美国本土使用电灯不过晚了一年。电灯,使白天“延长”了,使上海人有了夜生活,也使晚报的诞生有了可能性。   随着电报的广泛使用和信息源的扩大,日报出版后收到的消息越来越多,晚报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上海是中国晚报的发祥地。19世纪60年代,上海出现由外国人主办的英文晚报。最早的中文晚报则是《字林沪报》社出版的《夜报》(1895年5月10日创刊),目的是刊登当天发生的新闻。   可以说,晚报就是最早的“都市报”,就是发布日报出版后12小时内的新闻,打的是“时间差”。   中国晚报界泰斗、新民晚报老社长赵超构早就说过,一个“晚”字是晚报绝对的、不可替代的基本特征或说是主要特点。   由中国晚报协会主编的《中国晚报学》对晚报优势,进行了反复而精辟的论述,其中最根本的论点是:晚报是傍晚出版,供人们晚上阅读的综合性城市报纸。晚报的特性是“晚”字,没有这个“晚“字,就不称其为晚报了。这个“晚“字本身具有很多优势。已经开发并为晚报成功运用的,主要有三大优势:(1)时间优势,(2)空间优势,(3)读者读晚报的环境与心态优势。其中,与日报和其他报纸相比,最大的优势或者说绝对优势是晚报在出版上的时间差优势。因为晚报在下午或傍晚才出版,首先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抢发当日新闻;其次采编活动空间大,能够采集到更大范围的更多新闻信息;第三可以最快地反映执政者的意向、社会的动向和人民群众的心态和要求;第四可以及时刊载与传播最前瞻领先的社会舆论。所以我们称这种出版时间差,是晚报在报业竞争中的“看家绝招”。   二、晚报的版面内容要以读者需求而变动   当前中国报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对读者的竞争,读者购买报纸是由各自的知识积淀和需求决定的。读者的多少决定了报纸的发行量,而发行量的多少又决定了广告的吸纳量。因此,加强对晚报读者的研究,已成为各家晚报当务之急。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提出,城市晚间读者阅读率是晚报市场生存发展的根本。新生代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在阅读时间密度上,大多数读者是在下午和晚上读报。在广州,下午和晚上的阅读率,广州日报是46.7%(其中晚上占35%,下午占11%),南方都市报是51%(其中晚上占36%,下午占15%),羊城晚报达74.5%。这说明,时间对于晚报来说,还不是一个劣势,晚报完全有机会争取这一时间段的读者,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从阅读地点来说,调查显示各家报纸都是以家中阅读为主。羊城晚报在家阅读率占74%,南方日报在单位阅读率占31.8%。因此,晚报并非无路可走,关键是怎样最大程度地争取读者。   中国晚报读者忠诚度高,这是优势;但峰值年龄也要比新生的都市报高,这是劣势。另外,读者群的阅读惯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晚报的改革。如何让报纸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这是晚报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年轻的都市类报纸的竞争,新民晚报开始实行版面改革,今年5月18日开始的报纸改版,首先在版式上有突破,注意吸收现代报纸的版面元素,从视觉上争取“年轻读者”;其次在内容上,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增加对青年大学生、白领人士的报道面,在报摊零售量的上升,可以证明这次改版的成功。按羊城晚报的说法,要抓住年轻主流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