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音乐史

遠古時期~民國初年 編寫:沈明尚 民國88年2月初版 遠古時期(西元前2183年以前) 這一個時期的歷史以傳說為主,相傳黃帝曾命令伶倫為樂官,制定樂律用竹管以「三分損益法」定下十二律,並定基礎音為「黃鐘」。但是正式有文獻記載「三分損益法」的使用是在周朝開始。 此一時期的音樂是詩歌、音樂與舞蹈三者合一的樂舞。 著名的樂舞有「雲門」及「大卷」,是用以歌頌黃帝的功績;「咸池」,用以歌頌堯的功績;「大韶」,用以歌頌舜的功績。其中以大韶最著名,孔子曾在聽完韶樂之後,感動的三月不知肉味。 舜的時後傳說已經有排簫,用以伴奏「大韶」。中國的樂徽:排簫;音樂節是民國三十三年四月五日開始。 ※十二律六律六呂: 六律 黃鐘 C 、太簇 D 、姑洗 E、蕤賓 F#、夷則 G#、無射 A# 六呂 大呂 C#、夾鐘 D#、仲呂 F、林鐘 G、 南呂 A 、應鐘 B 夏商周時期 夏朝(西元前2183~1752年);商朝(西元前1751~1111年);周朝(西元前1111~222年) 夏朝的樂舞:「大夏」,歌頌大禹治水的功績、另有「大咸」,又稱「咸池」,為祭奠亡祖先靈;商朝的樂舞:「大濩」,頌揚成湯的功績;周朝的樂舞:「大武」,歌頌周武王的功績。 周公制禮作樂,建立了西周封建社會的秩序。周朝設有「大司樂」掌管樂政及制定樂律,樂官掌律呂或教樂器、歌唱及樂舞。此時的音樂理論和音樂教育制度也已建立。 周朝的樂器材質分成八類,又稱八音:金(編鐘)、石(編磬)、絲(琴、瑟、筑)、竹(直吹--蕭、橫吹--笛)、匏(笙、竽)、土(壎)、革(鼓類)、木(拍板、柷、敔)等八大類。 周朝時已知十二律及七聲音階,以及第一次有宮廷雅樂的出現。 「詩經」中的音樂(也是周朝的民間音樂的分類)分為「風」(十五國風,為民間歌謠,有教化作用)、「雅」(五聲音階,分為大雅、小雅,為典禮音樂、宴客音樂、藝術歌)、「頌」(七聲音階,為宗廟祭祀音樂,歌頌帝王、天地神靈)。孔子著有「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與北方歌謠集;屈原將南方民謠整理為「楚辭」(主要為「九歌」)。 ※夏商周時期的音樂家: 俞伯牙為春秋時代魯國的古琴演奏家(視鍾子期為知音);高漸離為筑演奏家;韓國的韓娥為聲樂家(繞樑三日);樂官有魯國的師襄、晉國的師曠、衛國的師涓、鄭國的師文。 ※樂器分類法: (1) 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2) 現代的分類法(大陸): a.打擊樂器:皮膜類(革)、金屬類(金)、石木類(石、木)。 b.吹奏樂器(竹、匏): 哨類、簧舌類 、簧管類。 c.彈撥樂器:皮面類(三弦,流傳至日本成三味線)、板面類(琴、箏、琵琶、阮)。 d.拉弦樂器(胡琴類) e.擊弦樂器(揚琴、筑) f.口簧樂器 (3) 臺灣的分類:吹(吹奏樂器)、拉(拉弦或擦弦樂器)、彈(彈撥弦樂器)、打(打擊樂器)。 秦漢時期 秦朝(西元前221~206年);漢朝(西元前206~西元220年) 箏在秦朝已出現,有一傳說是蒙恬在對西域的戰爭中,獲得外族的樂器改良後所作;另一傳說是有一對姊妹相爭要彈瑟,結果摔在地上,一分為而二,故名為箏。 漢高祖命令叔孫通將秦的典章改編成宗廟音樂。漢高祖並以筑伴奏,即興演唱「大風歌」(楚聲)。 漢武帝置「樂府新聲」,採集朝廟樂章與民間歌謠,命李延年為協律都尉主持「樂府」,並令張騫通西域,引進了胡樂(琵琶、箜篌)至中原。佛教音樂也是此時傳入。 漢代民間音樂主流: 1. 「相和歌」: 指漢代北方各地民間流行的各種歌曲,從最原使的清唱(徒歌),進一步有別人幫腔(但歌),到加入樂器伴奏,成為藝術歌曲了(「南管」的前身:...漢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 2. 「鼓吹」: 北方遊牧民族所傳入的音樂(原為儀仗引導音樂或軍樂)。 3. 「敘事歌」: 即說唱音樂,如「孔雀東南飛」 4. 「散樂(百戲、雜技)」: 原傳自西域,如雜戲歌舞及傀儡。 5. 「器樂曲」: 著名的有琴曲「廣陵散」。 漢代文學,以賦、詩和散文最發達。孔雀東南飛是東漢五言敘事詩中的巨構。 秦漢時期的樂器有:排簫(受普遍應用)、笛(音孔更多)、羌笛、笳(用蘆葦製成的樂器)、角(用牛角製成的樂器)、箜篌、琵琶(為此一外形彈撥樂器的總稱)。 ※古琴的歷史: 古琴最早出現在漢代的文獻中,也有人傳說遠在伏羲氏及神農氏的時候遍已經有古琴了。最早出土的古琴是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的七弦琴,與戰國時代的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比起來,漢代的琴更接近現代的古琴。 ※漢代大曲(大型樂舞)的演出形式: 艷(華麗而抒情)+本曲(詞)+趨(強烈而快速)+亂(尾聲)。趨與亂擇一演出,不同時演奏。 漢代開始有完整的曲式。 ※漢代的音樂家: 1、李延年,為協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