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浅析.doc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浅析
摘要:本文以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程设计方案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造,设计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城市路网通行能力受到严重挑战。某些道路由于建设年代较久,通行效率和服务功能已经达不到要求,成为拥堵路段,对片区路网的通行造成很大影响。急需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以改善其通行效率和服务功能,同时还可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一、工程概况
该市政道路位于佛山市中心,两侧主要以商铺为主,全长约1500m。现状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度在9~10m之间,双向两车道,人行道宽度在2~7m之间,设计标准为城市支路。
该路现状路面存在裂缝、边角剥落、板面破碎、接缝破损等病害,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舒适性。同时还存在道路标线不规范、排水设施不完善、人行道缺少无障碍通道等问题,本次改造设计需一并予以处理。
二、改造设计方案
2.1 改造原则
1维持现状道路宽度,完善道路设施,提升道路服务水平,美化城市容貌。
2治理病害原则:针对不同的道路病害类型和破坏程度,制定出能够解决现状道路所存在病害问题的可行方案,彻底杜绝类似病害的再次出现。
3节省造价原则:应充分考虑经济因素选取合理方案,节省工程造价。
4维持现状原则:对路面的改造尽可能不改变现状道路红线范围,降低道路标高,避免征地拆迁和影响周边现状。
5提升功能原则:道路是城市运转的动脉,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完善道路设施功能,对城市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6美化景观原则:充分考虑道路的景观作用,在改造过程中对现状道路进行必要的路面和绿化设施的美化,提升城市形象。
2.2 设计方案
1平面设计
本次改造不对现状道路红线进行调整,根据地形图拟合现状道路平面。全线共设置8处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70m,满足20km/h车速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要求。人行道改造至现状建筑物边。
2纵断面设计
道路现状标高在5m左右,现状道路沿线建筑较为密集,道路纵断面设计尽可能贴近现状路面以减少对沿线建筑的影响。本次改造不对现状纵断面标高进行大的调整,仅根据路面加铺方案拟合现状道路标高,整体抬高4cm。本次设计共设有27个变坡点,最大纵坡2.646%,最小纵坡0.000%,对纵坡小于0.3%的路段采用锯齿偏沟以便于道路排水,竖曲线最小半径为930.234m,最大半径为60000m。
3横断面设计
本次改造设计维持现状车行道宽度不作调整,横坡维持现状1.0%不变,人行道按现状改造至两侧建筑物边。
4病害处置
(1)裂缝:裂缝宽度L≤3mm时可采用环氧树脂灌缝;裂缝宽度3mmL15mm时,采取条带罩面进行补缝法处理;裂缝宽度L≥15mm时,采用全深度补块法处理。
(2)边角剥落:对于板边、板角的修补应按破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做补块处理,且修复纵向边不能位于车轮轨迹上。
(3)板面破碎:当单块板存在交叉裂缝,或已经破碎的,应将其整块板破除,采用C30砼重新浇筑,新砼板与旧板间设置拉杆连接。如破碎后发现基层也存在碎裂现象,则采用C20砼进行更换处理。
(4)接缝破损:接缝中的旧填缝料和杂物,应予以清除,并将缝内灰尘吹净;接缝张开宽度在10mm以下时,采用橡胶沥青等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必须将填缝料加热至灌入温度,采用嵌缝机填灌,填缝料应与缝壁粘结良好和填灌饱满;接缝张口宽度在10mm以上时,采取聚氨酯类常温施工式填缝料进行维修,采用挤压枪注入填缝料;接缝宽度张口宽度在15mm以上时,采用沥青砂填缝。
5加铺层设计
原水泥砼路面经病害处置后,应进行全断面铣刨,然后在其表面喷洒粘层油(0.5L/m2),粘层油采用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3,并在其上满铺土工布,最后再加铺SBS改性沥青砼,道路标志标线根据规范及现状合理设置,加铺厚度根据纵断面标高分为以下类型:
加铺厚度在4cm~9cm之间 加铺厚度在10cm~16cm之间
6人行道、盲道及排水设施改造
本次改造将现状人行道全部挖除,重做C15混凝土基层,铺筑仿花岗岩地砖。人行道地砖采用300×150×50mm 红色荔枝面仿花岗岩透水性材质,表面应光洁、色彩均匀、纹理清晰和棱角整齐。仿花岗岩地砖抗压强度应不小于Cc40,抗折强度不小于Cf4.0,防滑等级为R3,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不小于65,吸水率小于8%。
盲道砖(包括行进盲道及提示盲道)统一采用300×300×50mm的仿花岗岩砖,颜色采用中黄色;盲道应连续顺直,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人行天桥梯道口应设置提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