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沪生:千万不要跟着媒体去读书、去思考.docVIP

徐沪生:千万不要跟着媒体去读书、去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沪生:千万不要跟着媒体去读书、去思考.doc

徐沪生:千万不要跟着媒体去读书、去思考   资深媒体人徐沪生,近日在复旦哲学学院201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上忠告,千万不要跟着媒体去读书,去思考。   他还说,用我们哲学系的标准来说,媒体推荐、谈论的书,很多都是价值很低的,甚至是垃圾。   对其观点,许多人表示赞同,但也有人认为过于偏颇。   徐沪生1992年毕业于复旦哲学系,曾任《外滩画报》执行主编。从去年至今,被行业高度关注缘于其从2014年9月8日起,创办“一条”微信公众号,目前粉丝数有600万,日前刚刚完成了几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   以下为他的演讲: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这样的演讲,似乎都是来给几个忠告的。我是做媒体的,首先我要给大家―个忠告:离开了学校、老师之后,你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媒体、新媒体。但是,千万不要跟着媒体去读书,去思考。   用我们哲学系的标准来说,媒体推荐、谈论的书,很多都是价值很低的,甚至是垃圾。但是这不是媒体的错,因为媒体不是学术杂志,它是追求新闻性的,它不会讨论康德、黑格尔。   我是写诗的,我也不会在我做的媒体上讨论歌德、莎士比亚。那是在砸自己的饭碗。   哪怕是世界上最好的媒体的读书版,也一定主要是推荐新书的。如果,那么多经典,你都没时间读,那些时髦的新书,大可以不读,新书的比例,不要超过阅读总数的20%,甚至10%。反正我是基本不读活人写的书的。   我们现在的媒体里面,几乎没有几个读书人了。那些活跃在媒体上的专栏作家、学者,大多数是不学无术的。受了他们的影响,你很快就会变成―个傻瓜。而且是―个自以为会独立思考的傻瓜,一个自以为满脑子健全常识的傻瓜。   黑格尔说过,所谓常识,往往不过是时代的偏见。要超越这个时代的偏见,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阅读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典著作。没读过几百本经典,不足以谈独立思考。   而经典著作,几乎又是读不完的,对于―个不以学术为志业的人来说,我们如果能够经常地领略到这些大师的思想,感受已经很丰盈,人生已经很圆满了。   你读得越多,越和周围的流行意见格格不入,在你所在的那个行业,也许你就可以成为那个最能独立思考的人。   其次,作为一个在大学里认认真真读过书,后来,工作之后,好几年不读书,不读好书,最近这十几年才恢复了精神生活的人,我的第二个忠告是,切勿轻浮。   23年前,我从哲学系本科毕业。17年前,我研究生毕业,那时候我已经28岁,进报社做实习记者。3哕的时候,我创办了―份报纸,办得还算成功,我还在各种报刊上写专栏,总之,那几年,我是―个成功的主编,―个小有名气的自由主义专栏作家、―个快乐的虚无主义分子,朋友很多,每天都很开心。   人活着要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无所事事地虚度一生,才是正经事。等等等等,是我们当时一帮人的人生哲学。   但是,这是我一生当中最糟糕、最虚度的时光。   我后来回顾往事,也觉得不可思议,我也是念过哲学系的人,怎么会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里面,彻彻底底地丧失了精神生活,并以此为荣?除了自身的原因,时代与环境的腐蚀,真的是很可怕的。   后来有一次,很偶然地,我开始读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我本科的时候读过,开了个头,就读不下去了,几百万字,主人公起个床,可以写两三十页。   但是这一次,我一读就读了整整3个月。可以说,除了上班干活,我利用一切时间在读这本书,吃饭、上厕所、坐公交车,都在读。忽然之间,好像时间急迫起来。生命流逝,本身变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   前前后后,我读了三遍。   如果说,我们这些媒体人、专栏作者的那点小聪明,是茶杯里的几片茶叶的话,普鲁斯特这种人的才华,就是漫山遍野的茶树林。我们茶杯里的这几片茶叶,泡几次,就一点味道没有了。不过是把茶叶晒干了再泡,泡了再晒。自欺欺人到了疯狂的地步。   读《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我发现,普鲁斯特那些又丰富又深邃的独特的感受,我又完全可以感同身受,这些东西,也同样活跃在我身上。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这说明我还有救,我还没有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蠢货。   从此以后,我像重新回到大学时代―样,不需要老师管,也没有考试,也不写论文,每天坚持读书8小时,上班的时候,可以读两三个小时,晚上8点到夜里2点,读6小时。白天工作忙的话,星期六、星期天补回来。这样坚持了十多年。   毕业之后,我们会经历人生的种种,五六年之后,30岁前后,其实在智力上、阅历上,你们都会达到人生的一个巅峰。但是大多数人,却再也不读书,不思考,再也没有精神生活。也许他可以赚很多钱,但是精神上,却一直在走下坡路,一天比一天贫乏。   恢复了读书之后,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大学里读的那些东西,全都是杰作,甚至是真理。   苏格拉底的话是真理,奥古斯丁的话也是真理;康德说的是真理,黑格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